尹文英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尹文英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邢台市平乡县
出生日期:1922年10月18日
职业:教学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生物系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代表作品:《中国动物志:原尾纲》
人物经历
1922年10月18日,尹文英出生在河北省平乡县的一个小村。父亲尹赞勋在她不满一岁的时候即赴法留学,长年不在家,母亲每天忙于大家庭的家务和针线活计没有时间照顾小孩,让尹文英在毫无约束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她热爱自然、活泼善良与乐于助人的性格。
1931年,10岁的尹文英随同母亲来到北京,插班进入北京第二小学五年级读书,之前她没进过学校,仅上过几年私塾,刚从私塾教育过渡到学校教育的初期,有些功课赶不上,尹文英经常感到无所适从,父亲不仅经常鼓励她,还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这对尹文英后来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934年秋,考入华光女中,到1943年国立二中毕业的8年间,她先后就读过5所中学。
1936年春,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尹文英随父母去了南京,插班汇文女中。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父亲带着一家人从南京去安庆避难。同年11月,父亲赴南昌担任江西省地质调查所所长,母亲带着尹文英她们去
主要成就
尹文英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尹文英从建国初期从事鱼病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对中国原尾纲的分类、区系、形态、生态、胚后发育和精子超微结构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中国先后发现、记述原尾虫208种,包括186新种、19新属、4新科和3新目;综合原尾虫各类群的形态特征和精子、内部器官的亚显微结构,及其胚胎发育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原尾纲系统发生的新概念,并构建了原尾纲3目10科的新分类系统。
1985年后,尹文英主持和推动土壤动物学的系统研究,20世纪80年代,倡导并组织了全国10多家科研单位的上百位学者,在10多年间完成了中国三大气候带6个动物地理区的土壤动物本底调查,以及生态环境和重金属污染情况等。
1997年,尹文英就开始采用分子遗传学的方法,进行DNA序列测序,构建原尾虫的分子进化系统树,为澄清原尾虫与其他无翅昆虫,甚至有翅昆虫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5月,尹文英主编专著
社会任职
尹文英担任过九三学社第六、七、八、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尹文英的父亲尹赞勋,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组织者之一。
1947年,尹文英进入史若兰的实验室工作,两人形成了母女般的情谊,从报到那天开始,直到1962年初史若兰回国的14年间,二人亲密无间。1956年水生生物研究所搬迁到武昌珞珈山以后,为了照顾年届花甲的史若兰,研究所分配给她们俩共用一套住房,两人生活在一起五六年之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更是形同母女。
人物评价
尹文英是开创了中国原尾虫系统的分类和演化研究,对世界原尾虫分类演化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公认为国际原尾虫研究领域的四大权威科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评)
尹文英是中国鱼病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不仅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且治学严谨、平易近人,重视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多次在国内和国际合作项目中,与合作者团结和睦、愉快相处,出色地完成任务。(九三学社评)
尹文英为科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她是“国际公认的原尾虫研究专家;中国六足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的第一人;中国土壤动物学的奠基人;鱼类寄生虫和鱼病研究的开拓者。”(昆虫学家杨星科研究员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