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杨维才简介

杨维才简介

淘名人 2024-02-07 14:10 热度:

杨维才

杨维才,1964年2月14日出生于重庆九龙坡,植物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杨维才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1987年获得兰州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1990年任兰州大学助教;1994年获得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2013年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副所长;201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杨维才主要从事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维才

国籍:中国

出生地:重庆九龙坡

出生日期:1964年2月14日

毕业院校:瓦赫宁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4年2月14日,杨维才出生于重庆九龙坡。

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

1987年,获得兰州大学硕士学位。

1987年—1990年,任兰州大学助教。

1994年,获得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

1994年—1995年,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6年,在美国纽约冷泉港实验室(CSHL)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6年—2000年,在新加坡分子农业研究所(IMA)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年—2003年,任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所(TLL)资深科学家、实验室主任。

2003年—2013年,历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副所长。

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杨维才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维才对被子植物雌雄配子体发生和识别的分子遗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鉴定了多个控制植物生殖发育的重要基因,发现SPL在体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发挥关键转录调控作用,提出rRNA加工和核糖体发生等核仁功能的调控是影响胚囊发育的关键因素。发现了雄配子体识别雌配子体信号的受体复合体并研究了多肽信号与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

学术论著

截至2022年1月,杨维才在《Nature》等杂志上已发表论文65篇。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1992年

世界分子生物学大会


2012年3月

第二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

杭州

2013年8月

第十四届全国植物基因组学大会

南京

2013年10月

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

南京

2014年4月

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前沿暨第三届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

镇江

2014年10月

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暨全国第十三次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

长沙

2016年12月

“遗传发育与进化”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暨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6年—2010年

《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编委

2006年—2016年

国际拟南芥指导委员会(Multinational Arabidopsis Steering Committee)中国区代表

2007年

《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编委

2007年—2011年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

2008年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in China: Life Science)》编委

2008年—2014年

《植物学报》副主编

2008年—2016年

《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副主编

2008年—2016年

《Plant Signaling and Behavior》编委

2008年—2018年

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

2008年—2014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

2010年

《遗传学报(J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杨维才在棉花纤维发育、植物有性生殖的遗传调控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全球华人遗传学大会组委会评)

“杨维才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潜心科研、攻坚克难,在植物生殖发育分子遗传学等领域硕果累累,成就斐然,取得了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研究成就。”(兰州大学评)

“杨维才为解析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分子机理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中国作物学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