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杨焕明简介

杨焕明简介

淘名人 2024-02-07 14:50 热度:

杨焕明

杨焕明,1952年10月出生于浙江乐清,基因组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院士、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华大基因理事长、华大基因学院院长、东南大学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焕明和他的团队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国际癌症基因组计划”等国际合作的基因组计划,以及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人类泛基因组学、古人类基因组、肠道Meta基因组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建了华大基因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1978年杨焕明毕业于杭州大学;1982年获得南京铁道医学院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法国、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到中国,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工作,回国后致力于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被《科学美国人》评为年度科研领袖人物;2003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所长;2006年当选为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成员;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获得人类基因组组织越科学成就奖;201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杨焕明一直从事基因组科学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焕明

外文名:Huanming Ya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温州乐清市

出生日期:1952年10月

毕业院校: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解读生命丛书》、《天生与人生生殖与克隆》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9年当选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当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52年10月,杨焕明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市。

1975年,考入杭州大学(1998年合并组建成立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

1978年,本科毕业后进入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工作,担任生物室助教。

1979年,考入南京铁道医学院(2000年与东南大学合并)生物系就读研究生。

1982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生物系讲师。

1984年,前往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Professor.ErikNiebuhr。

1988年,博士毕业后前往法国INSERM-CNRS马赛免疫中心(CIML)人类分子遗传学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0年,前往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2年,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医学院实验病理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4年,回到中国,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CAMS/PUMC)工作,担任医学遗传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至19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杨焕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焕明领导华大中心经过艰苦的拼搏,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霰弹法”策略对大型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独立完成了超级杂交水稻父本籼稻“9311”基因组(大小约为4.6亿个碱基对)的“工作框架图”。该项目的完成,建立和完善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多个技术平台,其水平与发达国家齐步,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具有全面测定和分析大型全基因组能力的国家,而且从无到有地开发了重复序列识别及注释系统,并率先公布了数据库,促进了“国际联盟”的工作进程,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杨焕明及其团队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中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于世界前沿。杨焕明还特别关注基因组研究的社会影响和基因知识的普及。

2002年4月,杨焕明及其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发表《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世界上首次将完整的水稻基因组草图序列向公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3年-

中国遗传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第一批)

2008年-

中国遗传学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

2008年-

中华医学会《国际遗传学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 编委

2007年-

国际学术杂志《Biochimie》编委

2007年-

国际学术杂志《Plant Science》编委

2006年-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编委

2006年-

国际学术杂志《Genomics》编委

2006年-

UNESCO政府生命伦理委员会(IGBC)中国代表

2005年-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CSBT)常务理事

2005年-

欧洲全球生命科学促进会(EAGLES)副主席

2003年-

欧盟生命科学与中国合作协调委员会(EFBIC)委员

2002年

中国香港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

2002年-2007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02年-2005年

国际“人类单体型图(HapMap)计划”协作组中国协调人

2000年

中国东南大学兼职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言论

2008年10月20日,杨焕明院士说:“尽管现在有各种各样的批评,我仍然毫不犹豫地支持转基因植物和动物。我们现在实际上吃的都是转基因的。”

2010年3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转基因本身没有毒,它们同别的基因有什么相互作用也被研究得一清二楚。”

人物评价

杨焕明带领团队创建了“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领衔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和“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的“中国卷”,为中国的水稻、家鸡、家蚕等大型基因组,以及“非典”病毒等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基因组学规模化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