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阎锡蕴简介

阎锡蕴简介

淘名人 2024-02-07 14:58 热度:

阎锡蕴

阎锡蕴,女,1957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汉族,博士,无党派人士;纳米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蛋白质与多肽药物所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1982年阎锡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1983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1989年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理论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前往美国MemorialSloan-Kettering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发现纳米酶的工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012年纳米酶的应用研究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亚洲生物物理联盟主席;2017年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18年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19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阎锡蕴发现肿瘤血管新靶点CD146,系统揭示其作用机制;设计相应的治疗性抗体,可抑瘤;发现了纳米酶,发明了肿瘤诊断新技术。

基本资料

中文名:阎锡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开封市

出生日期:1957年2月

毕业院校:德国海德堡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纳米材料新特性及生物医学应用》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女

人物经历

1977年,阎锡蕴考入河南医科大学(2000年组建为郑州大学)。

1982年,阎锡蕴大学毕业,获得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分配到中日友好医院工作。

1983年,阎锡蕴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

1989年,阎锡蕴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理论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毕业)。

1994年,阎锡蕴前往美国MemorialSloan-Kettering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至1996年)。

1997年,阎锡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并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5年,阎锡蕴获得第13届世界妇女科学家大会优秀论文奖。

2007年,阎锡蕴发现纳米酶的工作(NatureNanotechnology,2007)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2012年,阎锡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与多肽药物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2年,阎锡蕴关于纳米酶的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阎锡蕴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阎锡蕴主要从事肿瘤免疫学研究:发现新靶点、发展肿瘤精准治疗新策略;纳米酶催化机制及应用研究:探究纳米酶的催化机制,实现其可控制备,拓展纳米酶在疾病诊断、传染病监测、污水治理等方面应用研究。

阎锡蕴发现纳米酶,2007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磁纳米粒子具有酶的特性(Nature Nanotechnology,2007)。截至2018年2月,原始论文的单篇他引次数超过1400次,实验结果也在全球多个实验室得到验证。随后其研究团队又发展了多项基于纳米酶的“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在疾病诊断治疗、环境监测、农药监控、污水治理等多个领域;部分发明专利已在欧洲、美国、日本生效。“纳米酶的发现”与“纳米酶的应用研究”分别于2007年和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纳米酶应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2年)和Atlas国际奖(2015年)。

阎锡蕴发现肿瘤血管新靶点CD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23年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2015年

亚洲生物物理联盟主席

2007年

国际科学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委员

2007年

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会理事

2007年

北京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2006年

亚洲生物物理学会理事

2006年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秘书长

2003年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


河南大学双聘院士


燕山大学双聘院士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阎锡蕴长期从事肿瘤学研究,在肿瘤新靶点发现和临床转化方面取得了系统创新性成果;她发现的纳米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入选中国重大科学进展,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CCTV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候选人推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