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联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谢联辉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35年3月9日
毕业院校:福建农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出生地:福建龙岩
人物经历
1935年3月9日,谢联辉出生于福建龙岩。
1954年—1958年,就读于福建农学院农学系。
1958年—1960年,任福建农学院植病教研组助教。
1961年起,历任福建农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79年—1994年,任福建农学院植物病毒研究室主任。
1984年—1996年,任福建农学院植物保护系主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任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毒研究所所长。
主要成就
谢联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谢联辉早期做过小麦秆锈病、稻瘟病和马铃薯病毒病的研究,解决了当地的生产问题。特别是在小麦秆锈病的研究中还发现了菌源在南方的越冬基地所在。1973年以来,系统研究了中国水稻病毒病的病原种类、分布、为害、传播、测报与治理,他所报导的水稻簇矮病毒,系植物呼肠孤病毒属的一个新成员,水稻齿矮病毒和水稻东格鲁干状病毒及水稻东格鲁状病毒均系中国新记录,这些病毒的发现,及时弄清了病毒性质、传播途径和发病因子,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蔓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地研究了中国水仙、甘蔗、烟草、番茄和香焦等植物的病毒种类、分布、发生和防治对策,截至2021年2月,谢联辉报导了11个中国新记录和5个中国大陆新记录。
谢联辉创办中国首个植物病毒研究所。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月,谢联辉已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其主要论著有《植物病毒学》《植物病毒名称及其归属》《水稻病害》《水稻病毒病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3年3月—199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8年3月—2003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03年3月—2008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 |
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 |
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 | |
省福建省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 |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 |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 |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植病学科组组长 | |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植保学科组组长 | |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 |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
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 |
农业部第一届科技委员会委员 | |
农业部第二届科技委员会委员 | |
农业部第三届科技委员会委员 | |
农业部第四届科技 |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谢联辉的妻子是林奇英。
人物评价
“谢联辉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农业科技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时任福建省委常委周联清评)
“谢联辉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为福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献计献策,为科教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时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林和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