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于全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魏于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南江县
出生日期:1959年6月
毕业院校:日本京都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肿瘤学概论》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履历
1977年07月至1978年09月,在四川南江县当知青。
1978年10月至1983年07月,就读于四川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09月至1986年07月,在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病理学专业就读研究生,师从病理学家杭振镳教授,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07月至1991年03月,担任华西医科大学病理科助教、讲师。
1991年03月至1992年03月,前往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院进修。
1992年03月至1996年03月,在日本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5年03月至1996年03月,在日本留学期间被华西医科大学评聘为副教授。
1996年03月至1998年12月,担任华西医科大学肿瘤生物治疗研究室主任、教授。
1997年04月至06月,在四川省党校优秀知识分子学习班学习;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
1998年12月至1999年12月,担任
主要成就
魏于全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魏于全研究了利用主动免疫抗肿瘤血管生成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并将异种同源基因与异种免疫排斥及自身免疫反应相结合,用于探讨肿瘤免疫基因治疗,可以克服自身抗原的耐受性。还对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杀伤自身癌细胞现象进行了观察,并对诱导及增强淋巴细胞杀伤自身癌细胞活性进行了研究。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3月,魏于全在多种国际杂志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03.03 | 《超微病理学图谱》 | 杭振镳,魏于全编著 |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2006.10 | 《奈米生医材料》 | 李玉实,顾宁,魏于全编著 |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2014.06 | 《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 | 魏于全主编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05 | 《肿瘤学八年制配增值》 | 魏于全,赫捷主编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02 | 《生物治疗专家共识与指导原则2015》 | 付小兵,魏于全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0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3年1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 |
2004年9月 | 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973首席科学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七、八届学科评审组成员 | |
国家新药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 | |
第五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生物学二部常务副主任 |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委委员 | |
十五“863”生物与农业技术领域生物工程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 | |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 | |
华西医院临床肿瘤中心主任与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 | |
国家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 | |
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负责人 | |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共同主编 | |
Human Gene Therapy副主编 | |
Current Molecular Medicine副主编 | |
Current Cancer Drug Targets负责亚洲地区编委 | |
Scientific Reports编委 |
人物评价
魏于全院士及其团队在肿瘤治疗方面做出了杰出的成绩。(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表示)
魏于全的成功取决于‘四敢’精神;敢于攀登、敢于创新、敢于拼搏、敢于坚持。我们从事的肿瘤超微结构研究,主要探索肿瘤细胞与人体组织的关系,并从中找到治疗肿瘤的新途径。做实验是一个苦差事,可不管过程多么麻烦,结果多么令人沮丧,他都从不放弃,总是信心十足地坚持到最后。(魏于全的研究生导师杭振镳评)
魏于全的性格有“多面”: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魏于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讲台讲课时,他不擅言辞,观点清晰;在病房看望病人时,他面带微笑,随和健谈。(天府英才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