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江春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魏江春
别名:字:青川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省咸阳市
出生日期:1931年11月1日
毕业院校:前苏联科学院研究生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亚洲石耳科》、《中国地衣综览》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31年11月1日,魏江春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
1951年9月—1955年9月,就读于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生理学,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5年9月—1956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56年10月—1958年1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58年12月—1962年8月,就读于前苏联科学院研究生院考玛诺夫植物研究所孢子植物研究室(列宁格勒)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生物科学副博士。
1962年9月—1969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9年10月—1985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0年9月—1984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1985年8月,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85年8月—1994年8月,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
主要成就
魏江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魏江春对中国地衣分类与区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在世界范围石耳科研究中,以多性状综合分析法论述的新二属系统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并被收入1993年《世界子囊菌系统大纲》及1995年《世界菌物辞典》。通过石耳科地衣真菌核rDNA的序列分析进一步支持了新二属系统。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魏江春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4册。著有《亚洲石耳科》及《中国地衣综览》等专著。参与发起并组织协调全国泡子植物学家进行《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
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2006年12月—2011年12月 | 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 | 主持,部委级 |
2010年01月—2012年12月 | 表基结合的世界石耳科地衣系统生物学研究 | 主持,国家级 |
2010年01月—2011年12月 | 荒漠地衣多样性及其生态建设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 | 参与,院级 |
2011年01月—2013年12月 | 荒漠地衣固沙固碳缓解沙尘暴及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6年—1993年 | 《Mycosystema》主编 |
1993年5月—2003年 |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
2000年 |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
2003年 | 山东农业大学兼职教授 |
2007年 | 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13年6月 | 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 |
2013年6月 | 山东省高校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实验室顾问 |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 | |
国际类病毒工作组成员 | |
亚洲菌物学会理事 | |
美国病毒学会高级会员 | |
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植物系名誉研究员 | |
印度病毒学会终身会员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
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 | |
中国科学院分类区系学科发展专家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专家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理事会理事 | |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 | |
西北农 |
人物评价
魏江春是中国地衣学主要奠基人,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工作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评)
魏江春是中国著名的真菌地衣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科研生涯,治学严谨,造诣精深,一直活跃在真菌地衣研究的前沿。始终关心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科技人才,为中国真菌地衣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人物影响
贺魏江春院士八十华诞
2011年11月1日,中国菌物学会和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真菌地衣整合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及“贺魏江春院士八十华诞”活动,业界同行、魏江春的家人、好友、学生、以及中国国内外各界来宾共200余人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