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生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福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枞阳
出生日期:1962年8月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2年8月,王福生出生于安徽枞阳。
1979年9月—1984年7月,就读于蚌埠医学院。
1984年9月—1987年8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9月—1992年8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2年12月—1993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1993年8月—1998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
1998年12月—1999年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生物工程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99年1月—2007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全军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2003年6月起,任全军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教授。
2008年1月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传染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
2010年4月—2015年6月,
主要成就
王福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福生从事感染病的临床诊治、科学研究及生物安全工作,先后参与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2009年禽流感、2015年埃博拉病毒病、2020年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疫情的临床救治;擅长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和疑难危重肝病的临床诊治工作,并结合临床难题开展研究,开拓了疑难肝病和艾滋病等疾病细胞治疗与研究的新方向。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官网显示,王福生在中国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60余篇,被引用超过23000次,其代表论著有《希夫肝脏病学》等。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10年9月 | 第一届中美国际肝病峰会 | 北京 |
2010年11月 | 第十二届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 北京 |
2012年9月 | 第七届酒精性肝病、胰腺疾病和病毒性肝炎国际研讨会 | |
2013年9月 | 国家消化病大会 | |
2014年5月 | 欧洲肝病年会 | |
2014年9月 | 第二届自身免疫性肝病国际专家研讨会 | 北京 |
2014年9月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6年11月 | 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
2008年—2016年 | 中国免疫学会感染免疫学分会主任委员 |
2010年—2020年 | 中华医学会理事 |
2011年—2020年 | 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主任委员 |
2017年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2019年11月 | 中国免疫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2021年—2024年 |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
中国免疫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
中国免疫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
解放军总医院第十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专家 | |
国家及军队生物安全专家组专家 | |
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专家 | |
北京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 |
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 |
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973项目免疫学科评审专家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 |
人物评价
“王福生在慢性肝病临床免疫学和抗病毒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原创性、实用性的创新成果并做出了突出贡献。”(《科技日报》评)
“王福生是中国传染病防治领域的领军人物。”(科学网评)
“王福生是疑难肝病生物治疗的领路人。”(解放军第302医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