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成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大成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1940年6月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系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0年6月,王大成出生于四川成都。
1958年,王大成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学习。
1963年,王大成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
1982年,王大成前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大分子结构实验室学习工作(至1984年)。
1988年,王大成前往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系蛋白质晶体学实验室学习工作(至1984年)。
2005年,王大成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大成早年主要研究蛋白质激素、多肽神经毒素及动植物天然防御蛋白(包括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蛋白),参加中国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主要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他领导研究组研究方向为病原结构生物学,主要研究外源(如病原体感染)和内生(如生理基因突变)病原因素致病,以及宿主应答的蛋白质结构-功能基础,及其基于三维结构的分子机理。疾病的发生与防御及相关免疫反应都有特定的路径,其中重要相关蛋白质及其功能复合物是主要结点,研究在这些致病通路中关键蛋白质及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及其与致病功能的关系,将为深入解析疾病发生与防御机制提供精确定量的新知识新原理,从而对相关疾病的防治和药物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研究内容
王大成研究组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一、重要病原菌致病关键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子机制
(1)结核杆菌(MTB)易感性、潜伏性和耐药性相关蛋白质结构-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6年08月—2021年08月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 |
2016年08月—2020年07月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主编 |
2013年08月— | 中国晶体学会名誉理事长 |
2008年06月—2013年05月 | 中国晶体学会副理事长 |
2008年03月—2013年02月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主编 |
1997年09月—2013年08月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主编 |
1986年06月—1990年05月 |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
佛山科技学院双聘院士 |
人物评价
王大成在蛋白质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蛋白,以及一些重要原菌感染宿主的关键蛋白和内源基因突变致病相关蛋白的三维结构及相关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一系列新结构新机理,取得具有系统性和创造性的学术成绩。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中国第一个蛋白质晶体结构(猪胰岛素)测定,成果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在中国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评)
王大成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和基于结构的蛋白质分子改造。在蛋白质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及致病相关蛋白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有创造性的学术成就。(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