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滕皋军简介

滕皋军简介

淘名人 2024-02-07 22:37 热度:

滕皋军

滕皋军,1962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介入放射学与影像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兼介入诊疗中心主任,江苏省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1982年,滕皋军本科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进入金华市人民医院工作;1989年,获东南大学放射学硕士学位;1995年7月—1999年3月,在美国Dartmouth-Hitchcock医学中心担任助理研究员;2003年,获复旦大学影像学博士学位;2009年11月,任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2015年,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202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滕皋军主要从事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临床与科研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滕皋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

出生日期:1962年8月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2年,滕皋军从浙江省绍兴卫生学校(现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毕业,进入金华市人民医院开始从事医学影像和介入诊疗工作。

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放射学硕士学位。

1995年7月—1999年3月,在美国Dartmouth-Hitchcock医学中心担任助理研究员。

1998年,任东南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主任。

2000年9月—2003年7月,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影像学博士学位。

2003年9月—2005年7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做博士后。

2009年11月,任东南大学医学院(原基础医学院和原临床医学院合并)院长。

2015年,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

2021年11月18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主要成就

滕皋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截至2021年11月,滕皋军首创了10余项介入新技术,完成了数以万计的介入手术。他发明和创制了放射性粒子支架以及支架植入相关技术和理论,大幅度提升了恶性肿瘤导致的食管、胆管、门静脉及气道梗阻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他建立的胆汁漏出导致经颈静脉肝内门静脉分流术(TIPS)支架再狭窄的新理论,为新型支架的研发与广泛应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奠定基础;他发展了多项分子和功能影像新技术与新应用,并与介入技术融合,引领介入学科发展前沿。

科研项目

根据2022年9月东南大学官网显示,滕皋军曾主持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变革性技术、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级课题10余项。

时间

项目

类别

2002年

TIPS术中胆汁漏出对支架内皮化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

2005年

经肝动脉热种子选择性栓塞热疗术治疗肝癌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

20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2008年1月—2013年1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8年1月—

中国医师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19年12月—

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十一届三中全会补选)

2020年9月—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会长

2022年6月—

中国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分会第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2022年12月

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滕皋军扎根临床一线,从事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为中国介入放射学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和持续性贡献,特别是在肝癌、外周血管及脊柱等领域的介入治疗有突出成就。(绍兴文理学院评)

滕皋军的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长期得到团队成员的高度认可,他能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团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努力为学科和团队成员创造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关心团队、团结每一个人;他本着不忘初心、医者仁心的精神,始终将医生本职作为第一职责,强调做医生就是要不忘初心、磨练技术,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社会,为全民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东南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