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宋微波简介

宋微波简介

淘名人 2024-02-08 08:58 热度:

宋微波

宋微波,1958年12月出生于山东微山,籍贯江苏睢宁,原生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所长。宋微波1982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1985年获得山东海洋学院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5月任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微波主要从事纤毛虫原生动物分类学、系统学和细胞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宋微波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山东微山

出生日期:1958年12月

毕业院校:波恩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江苏睢宁

人物经历

1958年12月,宋微波出生于山东微山。

1975年,入读于微山一中。

1978年,考入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水产系。

1982年—1985年,就读于山东海洋学院,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任教于山东海洋学院。

1985年7月—1992年12月,历任青岛海洋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6年—1989年,就读于德国波恩大学,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5月,任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宋微波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宋微波领导开创了全球海洋纤毛虫学分类学和多样性领域研究的新局面。在纤毛虫的细胞学(结构分化、发育模式构建)方面取得的成就,构成了国际该分支领域的核心成果;构建了全球最大的海洋纤毛虫DNA库;主持开展了海洋自由生纤毛虫的区系分类研究,取得了温带及亚热带海洋纤毛虫物种多样性全面、系统的本底资料,填补了中国及西太平洋海域纤毛虫区系分类学研究的空白;

据2022年10月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官网显示,宋微波已建立了60余科属纤毛虫的个体发生模式,揭示了一系列细胞分化—反分化等发生学的新现象;领导完成了对中国黄渤海区自由生活纤毛虫的多样性研究,建立了大量包括新亚纲、目、科属级别的新阶元;填补了国际间有关类群在南极冰层内、海水养殖水体等区系研究的空白;开展了对630余种纤毛虫之SSrRNA等标记性基因的测定及海洋纤毛虫DNA库的构建;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对包括10余个纲、目级类群的修订与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9年—2014年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2014年—2019年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2015年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2019年—2024年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2019年8月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原生生物学会常务执委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副理事长


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


《欧洲原生生物学报》编委


《真核微生物学报》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宋微波的父亲是新四军退伍军人,曾任泗水一中党支部书记,宋微波的母亲是一名医务人员。宋父工作极忙,终年早出晚归,家中孩子的成长更多受到宋母的影响,宋微波兄弟3人跟着母亲学做饭、洗衣服、买煤、生炉子、做家务,从小就培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人物评价

“宋微波在海洋原生动物学领域里开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为中国原生动物学研究队伍的建设和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大众日报》评)

“宋微波是中国原生生物学研究领域的领军专家。”(山东大学评)

“宋微波有着坚持兴趣方向、不畏艰难、矢志不渝、不为环境因素左右的执着精神,在水产学科发展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