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尔卫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宋尔卫
国籍:中国
出生地:广东省广州市
出生日期:1970年4月
毕业院校:中山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RNA干扰的生物学原理与应用》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政治面貌:九三学社社员
性别:男
学位:博士
人物经历
1970年4月,宋尔卫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
1988年—1995年,就读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
1995年—2001年,担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普外科住院医师。
1997年—2000年,就读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外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9年—2001年,担任德国埃森大学(UniversitaetGesamthochschuleEssen)医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2002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CBR生物医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转攻RNA干预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4年,晋升为哈佛大学讲师;同年,全职回到中山大学工作。
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0年,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同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3年,入选国家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7年,担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
担任职务
九三学社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成就
宋尔卫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宋尔卫擅长乳腺癌根治手术,包括乳房切除术、保乳的根治性手术;乳腺癌的辅助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以及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主要从事乳腺癌早期诊断,包括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对家族性乳腺癌和血清蛋白指纹图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乳腺癌的微创治疗和生物治疗,包括RNA干扰疗法等的研究。
宋尔卫在中国国内早期开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术,并发现保乳术保留的肿瘤微环境组织对后续抗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他围绕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微环境中多种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和间质细胞新亚型及其促癌机制,开拓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向;分离鉴定了重要促癌细胞因子的受体,揭示了微环境的免疫调控新通路;发现了长非编码RNA(lncRNA)参与肿瘤微环境细胞信号传导的新功能,丰富了免疫微环境信号调控网络的机制。这些系统性创新成果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及针对实体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7年6月 | 九三学社广东省第八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17年12月 | 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2018年3月—2023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广州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广东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 |
2021年12月 | 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
2022年6月 | 九三学社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22年12月 | 九三学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
2023年 | 广东省出席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
人物评价
宋尔卫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对肿瘤干细胞领域和非编码RNA领域的研究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上海白玉兰谈家桢生命科学发展基金会评)
宋尔卫在乳腺癌基础研究和外科手术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而且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国际交流能力。(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