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沈岩简介

沈岩简介

淘名人 2024-02-08 11:38 热度:

沈岩

沈岩,1951年10月19日出生于北京,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1984年沈岩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技工、技师、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北京市职工(业余)大学;1989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7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3年出任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沈岩主要从事人类遗传病基因研究,与临床单位合作,先后发现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儿童失神癫痫、红斑肢痛症、单纯先天性白内障和反常性痤疮等疾病基因。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沈岩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51年10月19日

毕业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9年1月,沈岩在陕西省延安县做插队知青、赤脚医生(至1979年3月)。

1979年6月,进入北京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担任实验工(至1980年11月)。

1980年,于北京市职工大学(业余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习,大专学历(至1984年)。同年12月,进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技工、技师、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7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在职硕士学位。

1989年,研究生毕业获得生化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5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1年5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3年3月,担任第七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2016年6月2日,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第九届全委会第一次会议,沈岩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沈岩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沈岩主要从事人类遗传疾病基因识别、DNA诊断和疾病分子机理研究。与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牙齿涎磷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乳光牙本质。与北大医院儿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发病有关。与北大医院皮肤科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钠离子通道a亚单位SCN9A基因突变导致红斑肢痛症。参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中国承担的1%(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基因组测序项目,担任项目执行组成员,负责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承担任务的组织领导和计划实施。

单基因遗传病

沈岩在单基因遗传病研究方面,通过与临床单位的合作,先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牙齿涎磷蛋白基因突变导致遗传性乳光牙本质(Nature Genetics, 2001, 27: 151)、T型钙离子通道H基因变异与儿童失神癫痫发病有关(Annals of Neurology, 2003, 54: 2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来源

2008年01月-2013年0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第六届)

2011年05月-2016年06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3年02月-2018年0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第七届)


2013年03月-2018年0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3年03月-2018年03月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

2016年06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8年03月-2023年0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遗传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第六届总编辑


《中国科学》杂志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沈岩在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复杂疾病发病分子机理研究等领域均有重要贡献。(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评)

沈岩领导的课题组在世界上首次鉴定出DSPP基因是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为此发表评论称,“定位克隆取得成功不再是西方科学界的专利”。(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