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伯勤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强伯勤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上虞
出生日期:1939年9月
毕业院校: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9年9月,强伯勤出生于浙江上虞。
1960年—1962年,就读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化专业班。
1962年,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毕业,之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工作。
1982年—1984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麻省NewEnglandBiolabs公司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1988年—1989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工作。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1月—2007年5月,担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学系主任。
1994年—1999年,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
1996年—2000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主任。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主要成就
强伯勤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强伯勤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从事tRNA等化学结构研究,20世纪80年代起承担过国家“攻关”、“863计划”等课题,开展了核酸工具酶、细胞因子和疟疾抗原等基因工程研究,并在基因剪切工具—限制性内切酶方面做了较系统研究,首次发现了八核苷高识别特性限制酶SfiI,并与他人合作鉴定出第二种八核苷酸酶NotI的识别特异性,研究DNA大片段的稀有剪切技术,还发现了NlaIII,NlaIV,NslI等新酶。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主要从事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功能研究,参加了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国1%任务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网站显示,强伯勤先后在《Nature Genetics》《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3年3月—199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4年—2006年 | 国家八六三计划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 |
1996年—2000年 | 国家八六三计划生物领域首席科学家 |
1998年3月—2003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03年3月—200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09年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友会第六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 |
国家973计划顾问组专家 |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医学分会理事长 | |
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理事 | |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 | |
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 |
北京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 |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副主编 | |
《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报》《自然科学进展》《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编委 |
人物评价
强伯勤参加了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中国1%任务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在脑发育以及脑肿瘤相关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评)
强伯勤在精准医学研究领域具有前瞻性和学术性思维。(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评)
人物影响
强伯勤院士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
2019年9月1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举办强伯勤院士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庆祝强伯勤院士八十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