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正武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戚正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宁波
出生日期:1934年4月
毕业院校:苏联医学科学院莫斯科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2年4月,戚正武出生于浙江宁波。
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
1959年,获苏联医学科学院莫斯科医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
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蛋白室副主任。
1983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戚正武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戚正武系统研究了三种不同家族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其中慈菇抑制剂为首先发现的新抑制剂家族,成为国际上研究蛋白酶抑制剂的重要研究中心之一。此外,协作克隆了凝血因子FVIII及vWF的全cDNA,并进行了表达。又解析了中华马氏钳蝎毒素中多种Na+通道毒素的氨基酸序列及其基因结构,通过基因突变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开展了其它K+、Ca2+及Cl-通道神经毒素的研究。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5月8日,戚正武发表论文百余篇, 大多数刊登在中国国外主要学术期刊及英文版《中国科学》上。
承担项目
1.973项目:新活性多肽优化设计及与靶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论模拟。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广东联合基金项目:抗登革热病毒NS3蛋白酶小分子化合物和多肽抑制剂的合理设计研究。
学术交流
戚正武于1981年到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进行学术交流,1987年,到美国圣母大学(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 职务 |
---|---|
1985年 | 《中国生理科学 (英文版)》编委 |
1988年 | 《血栓形成研究》 (Thrombosis Research)编委 |
1988年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编委 |
1992年 | 《天然毒素》(Natural Toxins)编委 |
1993年 | 《动物学研究》编委 |
2015年 | 上海市化学品分析、风险评估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
生化所学术委员会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 | |
国家生物技术(863计划)首届蛋白质工程专题专家组成员 | |
《中国科学》编委 |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编委 | |
南京大学医学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
人物评价
戚正武是中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在蛋白质及基因水平上阐明它们结构与功能及其作用机理,造诣颇深,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中国科学院评)
戚正武是蛋白酶抑制剂研究的领跑者,为中国科研事业作出了可喜的贡献。(鄞州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