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松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劲松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南昌
出生日期:1971年10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71年10月,李劲松出生于江西南昌。
1993年7月,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96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96年7月—1999年8月,历任扬州大学助教、讲师。
1997年4月—1999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2002年8月—2007年7月,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年8月起,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长。
201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李劲松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劲松长期从事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率领团队建立了小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即“类精子干细胞”),证明其能代替精子使卵子受精产生健康小鼠(即“半克隆技术”),并利用类精子干细胞携带CRIPSR-Cas9文库实现了小鼠个体水平的遗传筛选;提出并推动基于类精子干细胞技术的基因组标签计划。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11月,李劲松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细胞(Cell)》《自然(Nature)》《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等杂志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12年10月 | 第十五届亚太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年会 | 上海 |
2015年12月 | 第二届细胞生物学长三角科技论坛暨江苏省细胞与发育生物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 南京 |
2018年11月 | 东方科技论坛“精子健康现状与未来”学术研讨会 | 上海 |
2018年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3年 | 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副秘书长 |
2013年—2016年 | 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届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
2014年11月—2019年10月 | 《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编委 |
2014年11月—2018年10月 | 中国动物学会细胞与分子显微技术学分会副理事长 |
2015年4月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副秘书长 |
2015年10月—2020年9月 |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15年11月—2019年10月 | 《中国细胞生物学报》编委 |
2017年—2021年 | 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
2017年4月 | 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副理事长 |
2019年4月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
2021年 | 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理事长 |
202 |
人物评价
“李劲松是中国生命健康领域的权威专家,长期致力于干细胞与胚胎发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造性的成就,为中国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评)
“李劲松是人造精子细胞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