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李家洋简介

李家洋简介

淘名人 2024-02-08 18:55 热度:

李家洋

李家洋,1956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1981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1991年获得美国布兰代斯大学博士学位。著名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终身会员。李家洋主要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主要研究植物激素的合成途径与作用机理,着重于阐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机理,并致力于水稻的分子品种设计,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水稻新品种。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家洋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安徽省肥西县

出生日期:1956年7月

毕业院校:安徽农业大学、布兰代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2年当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研究方向: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56年7月,李家洋出生于安徽省肥西县。

1982年,从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4年,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前往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1年,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康乃尔大学汤普逊(BoyceThompson)植物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

1999年—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所长。

2001年—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4年—201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2009年2月23日至27日,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率院士代表团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学访问。

2011年—2016年12月,担任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

2011年5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李家洋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家洋利用模式植物探索植物内源激素与外界环境因子对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理。(1)阐明了拟南芥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IAA)合成的直接前体物质主要来自色氨酸合成途径的中间产物:吲哚-3-甘油磷酸(IGP)。(2)系统鉴定和研究油菜素内酯的应答基因,发现油菜素内酯可通过通过诱导细胞周期蛋白基因的表达而促进细胞分裂,可在拟南芥细胞培养中替代细胞分裂素提出植物细胞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的假说。(3)发展系统鉴定植物功能基因的植物表达文库转化法,分离了一批株型与育性等生长发育性状发生改变的拟南芥突变体,并克隆出相关基因。

2019年11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了10项能够充分代表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前沿研究水平、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水稻理想株型基因提高产量与稻瘟病抗性。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

展开阅读全文 ∨

担任职务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遗传学会七、八届理事长。

人物言论

2008年12月7日,在江苏省科协举办的科技报告会上,中科院副院长李家洋院士表示,现在很多人把转基因食品和有害食品画上等号,一看就不是很科学的,国外做了多年的转基因东西,没有发现有一例安全问题。相反基因生物将使得我国在水土、农业、化工的应用上打开一个新的局面。

李家洋院士说,尽管人类通过绿色革命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随着人口增加,新的粮食危机又开始威胁人类,世界又面临着新一轮的粮食短缺。

李家洋院士表示,而当旧的绿色革命出现局限的时候,开展新一轮的绿色革命就势在必行。新绿色革命实际上在1990年的时候就提出来了,就是希望通过开展“基因革命”,能够大规模或者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出。

李家洋院士连打了几个比方,比如可以通过改变粮食作物的株型,让其光能利用效率高一点儿,产量就能提高,穗子更大;再比如说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农作物品种转基因的西红柿,它的优点就是耐储藏,如果没有这个转基因的话番茄可能放

展开阅读全文 ∨

谣言澄清

2013年11月9日,北京青年报发布澄清:10月31日该报10月31日A8版《支持转基因副部长被指受聘美国公司》一文,报道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曾受聘杜邦公司国际生物技术咨询委员会成员一事,报道中援引的部分网上信息未经农业部及李家洋本人确认,给农业部及李家洋本人造成不良影响,编辑部深表歉意。

据北青报核实,2007年4月,李家洋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与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身份接受杜邦公司聘请,担任国际生物技术咨询委员会成员。该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国际组织和不同国家的科研机构、大学,主要是为杜邦公司在生物技术研发方面提供一些咨询建议。此次受聘经中国科学院同意,委员会成员与杜邦公司不存在雇佣关系,也无工资薪酬。2011年11月,李家洋由中国科学院调任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后,旋即于当年11月28日主动向杜邦公司提出辞去成员身份的要求,杜邦公司第二天就给予了确认。

北青报表示,李家洋副部长从未在任何场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李家洋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评)

李家洋及其团队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引领了中国后基因组时代的水稻育种工作。(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评)

李家洋致力于水稻基因功能的研究,并成功地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水稻育种中。(英国皇家学会评价)

所获荣誉

2021年8月,入选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

2022年,获评首届种业科学家。

相关新闻

2022年1月18日,李家洋院士团队成果“异源四倍体野生水稻快速从头驯化”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