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康乐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出生日期:1959年4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2年,康乐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本科,并获学士学位。
198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后任助理研究员。
1991年,晋升副研究员。
1995年,晋升研究员。
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
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2009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
2017年,任河北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成就
康乐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康乐将生态学问题与基因组学研究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以飞蝗为研究模式系统,研究了昆虫对环境的适应性及表型可塑性,取得了系统性和突破性的创新成果。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9月,康乐在相关领域发表相关SCI论文200余篇,发表在包括Nature、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刊物上,是Elsevier选出的农业和生物学高被引科学家(Scopus 2014-2019)。
成果获奖
截至2020年9月,康乐先后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奖。
时间 | 项目 | 奖项 |
---|---|---|
1999年 | — |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
2017年 | 飞蝗两型转变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康乐人才培养
截至2020年9月,康乐培养了8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6名博士后,很多人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学术带头人,如特殊人才计划入选者、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科技奖和国家优秀
社会兼职
时间 | 职务 |
---|---|
2007年10月—2012年10月 | 中国昆虫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2012年10月—2017年10月 | 中国昆虫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
2016年5月—2021年3月 |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 |
2016年5月—2021年5月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17年10月— | 中国昆虫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 |
2019年7月— | 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委员会主席 |
2020年12月— | 第八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环境学部) |
2021年5月—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21年12月— | 第六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主席团成员、轮值主席 | |
2022年7月 | 2022年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院士) |
人物评价
康乐是国际上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他揭示了植物营养等生态因子在种群暴发成灾中的作用机制,改变了传统认识,为中国绿色农业战略实施作出了基础性贡献。(《中国科学报》评)
康乐是国际上生态基因学研究的领衔科学家,他在相关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河北大学评)
康乐行政管理经验丰富,组织领导能力强,学术造诣深厚,是中国国内和国际上很有影响的著名专家。(时任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赵月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