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洪德元简介

洪德元简介

淘名人 2024-02-08 23:11 热度:

洪德元

洪德元,1937年1月出生于安徽绩溪,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洪德元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2年—196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洪德元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学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洪德元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绩溪

出生日期:1937年1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7年1月,洪德元出生于安徽绩溪。

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1962年—1966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965年,赴西藏波密地区进行考察。

1966年,转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78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9年9月,赴瑞典隆德大学进修深造。

1986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7年—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副主任。

1991年—2001年,任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

1998年—2000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

1999年—2009年,任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洪德元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据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官网显示,洪德元在玄参科、桔梗科和鸭跖草科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提出了多个属的新系统,发现8个新属、50多个新种;提出了起源和进化的新观点,建立了婆婆纳族的进化系统;对毛莨科、桔梗科和百合科的细胞分类学和物种生物学研究有新发现;20世纪90年代起,从事世界的牡丹、芍药和桔梗科植物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洪德元筹建了植物分子系统学实验室。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官网显示,洪德元已发表论著310篇(部),其中近百篇发表在SCI刊物,编著专著19部(国外8部),其代表论著有《植物细胞分类学》《若干重要濒危植物的进化生物学研究》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03年10月

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十周年学术年会

成都

2005年3月

“中国植物系统学百年回顾”学术交流会

深圳

200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0年—2008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

2001年—2013年

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编委会中方副主席

2001年—2013年

《世界植物志》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8年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植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

2008年–2013年

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

2011年

《泛喜马拉雅植物志(Flora of Pan-Himalaya)》主编

2011年8月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副会长

2013年

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

2018年—2023年

中国植物学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业委员会顾问


《植物分类学报》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洪德元的妻子潘开玉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评价

“洪德元是中国国内外知名的老一代学者,在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领域做出了开拓性的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

“洪德元在草科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评)

“洪德元为植物细胞分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导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