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荣祥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方荣祥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6年1月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原籍:安徽绩溪
人物经历
1946年1月,方荣祥出生于上海,原籍安徽绩溪。
1967年,从复旦大学毕业。
1968年—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78年—1986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9年—1981年,在比利时国立根特大学(GhentUniversity)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进修。
1985年—1988年,在美国洛克菲勒大学(TheRockefellerUniversity)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
1986年—199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1991年—199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2000年—200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2011年,担任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年—2011年,担任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ofL
主要成就
方荣祥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方荣祥完成了花椰菜花叶病毒和水稻黄矮病毒基因组全序列分析,确定了植物弹状病毒负责细胞间运动的蛋白;研制成同时抗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在种植时间和规模上曾居国际领先,同样的策略还用于抗病毒辣椒的研制。在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方面,分析和改造了花椰菜花叶病毒35S启动子,研究结果被广泛应用;阐明了利用人工小RNA抵抗植物病毒侵染的新策略。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方荣祥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承担项目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病毒基因沉默抑制子与植物抗病途径的相互作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重要微生物病原的致病机理及植物抗性的分子机理 |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利用RNA沉默进行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毒基因工程研究 | 国家863计划项目 |
水稻黄单胞菌全基因组小RNA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 |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1年 | 《病毒学报》副总编 |
2007年 | 《生物工程学报》副主编 |
2008年3月—2013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2011年 | 第五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 |
2013年3月—201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弹状病毒研究组成员 |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副主编 |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编委 |
人物言论
2013年3月7日,中科院院士方荣祥表示,当前社会上一些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质疑没有根据,“我本身是搞转基因的,从学科上来讲应该属于技术上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从我搞科研的角度来讲,我认为转基因肯定是安全的。”
2014年3月,中科院院士方荣祥表示,对于转基因技术和产品,中国与国际的标准一致;转基因作为一项新技术,其先进性和精准性都是经过科学家的生物科学实验仔细研究和设计的,转基因产品也是绝对安全的,推广事迟早的事。
方荣祥强调:“崔永元对国内和美国转基因的调研是合理的,可以弥补国内认识的缺乏”,不过“科学的事情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臆造出来的事就没办法讨论了。”
人物评价
方荣祥是中国植物病毒学、植物微生物技术领域的权威和领军人物。(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郑立森评)
方荣祥在建立同时抗两种病毒的转基因植物及发展外源基因表达调控的新策略方面有突出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