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窦科峰简介

窦科峰简介

淘名人 2024-02-09 12:43 热度:

窦科峰

窦科峰,1956年2月出生于陕西乾县,器官移植、肝胆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窦科峰于198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1988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2001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长期致力于器官移植研究工作和复杂肝胆胰疾病的临床诊治。

基本资料

中文名:窦科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6年2月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陕西乾县

人物经历

1956年2月,窦科峰出生于陕西乾县。

1970年,参军入伍。

1973年,入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重庆)。

1975年,从第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重庆)毕业,后任职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外科。

1977年,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

198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并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普外科临床大夫。

1988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

1991年—1992年,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外科研修深造。

1997年,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主任。

2001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

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窦科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针对器官短缺这一世界性难题,窦科峰在移植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国际首创脾窝辅助性肝移植术,克服了原位辅助性肝移植需切除患者部分病肝,创伤大、移植空间小、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在治疗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的基础上,依托脾窝实现“一体两肝”,提高了供—受者的安全性,并实现系列临床应用,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攻克了活体肝移植供肝获取和移植肝血管、胆管重建等关键技术难题,完成国内首例成功的活体肝移植;提出了多器官联合移植“优先、序贯、共存”三原则,完成亚洲首例成功的肝胰肾联合移植;均实现患者长期健康存活。

为提高肝移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窦科峰围绕肝移植的常见原发病开展深入研究,揭示了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病的细胞分子学新机制,为移植肝保护提供了全新策略。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 《临床肝胆病杂志》官网显示,窦科峰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国内论文500余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5年11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普通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6年7月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2016年9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专业委员会顾问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委员


美国外科医师协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副会长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常委


陕西省普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全军普通外科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异种移植学组组长


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副主编


《中华外科杂志》编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窦科峰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用严谨的态度推动肝移植领域的发展,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他是肝移植领域的权威。”(新华网评)

“窦科峰有着忠诚为誓、大爱名医的赤子情怀和大胆探索、勇攀高峰的进取精神。”(新浪网评)

“窦科峰为中国普通外科特别是器官移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