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本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道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2年8月
毕业院校:华东化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功能材料化学进展》、《有机固体》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祖籍:浙江杭州
人物经历
1965年,朱道本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工业系有机染料及中间体专业。
1968年,华东化工学院有机工业系菁染料专业研究生毕业。
1977年,前往德国马普学会海德堡研究所Staab教授实验室进修(至1979年)。
1985年,作为访问教授前往德国马普学会海德堡研究所Staab教授实验室(至1986年)。
1988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至1992年)。
1992年,出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所长,兼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开放实验室主任(至2000年)。
1997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至2007年)。
2009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2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化学科学奖。
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主要成就
朱道本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70年代,朱道本开始有机固体领域的研究,是中国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科学家之一。通过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一维、二维有机导体和一种准三维的有机导体。制备了一系列体系的有机晶体和分子膜,研究了分子聚集结构及其相互作用对其性能的重要影响。对以C60为基质的电荷转移复合物,C60、C70及其衍生物的薄膜结构及性能等研究都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5年,朱道本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2018年 |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
2015年 | 响应性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五) |
2014年 | 若干分子基材料的自组装、聚集态结构和性能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
2014年 | 新型光学探针的设计及其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基础 |
社会任职
朱道本担任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专家顾问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有机固体开放实验室主任,还担任《应用物理A》和《亚洲化学》编委,《大分子快讯》和《高分子综述》国际顾问等职。
人物评价
朱道本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重点揭示了分子的结构、分子间非成键相互作用对载流子输运性能等光、电特性的影响,以及分子能级和分子重组能的调控对材料稳定性和电荷输运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材料界面问题的研究,得到了一批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有机光电功能材料。(2012年陈嘉庚科学奖化学科学奖评)
学术谱系
博士:郑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