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东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
出生日期:1967年1月
毕业院校:美国纽约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7年1月,张东辉出生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展茅镇螺门。
1985年,张东辉从舟山中学毕业,并作为优秀中学毕业生,推荐免试进入复旦大学物理系读书。
1988年,张东辉在大学期间,通过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的考试。
1989年,张东辉从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并前往美国纽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量子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1993年,张东辉在运用含时散射理论计算器原子反应中,获得突破性进展。
1994年,张东辉在纽约大学物理系获得博士学位,并获得纽约大学人文与自然科学学院颁发给毕业生的最高奖(这种大奖学院每一年只颁发给最有学术成就的学生一名)。毕业后到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仍从事量子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1997年,张东辉应聘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科学系任教。
2000年,张东辉升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授。同年获得新加坡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2003年,张东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青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东辉主要从事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研究。发展了多原子反应量子含时波包理论方法,建立了高精度势能面构建方案,将反应动力学的精确理论研究从三原子体系拓展到多原子体系:解决了四原子反应体系量子散射问题,率先实现了一些代表性气相六原子反应的精确理论计算,解决了H2+OH,H+H2O,H/Cl+CH4等多原子动力学过程中反应物的碰撞能、量子态、振动局域模式、同位素取代等因素如何影响反应几率、产物量子态以及空间分布等科学问题。与实验同行紧密合作,在F/Cl+HD反应中发现了新的反应共振态,揭示了其准束缚态本质,并证实共振现象在振动激发态反应中广泛存在。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肖春雷研究员实验团队联合张东辉院士、张兆军副研究员理论团队通过控制分子化学键方向,实现了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相关成果2023年1月13日以长文的形式发表于《科学》杂志。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8年1月 | 政协辽宁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
2018年6月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系主任 |
2018年1月 | 政协辽宁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
2018年7月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名誉院长 |
人物评价
张东辉教授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的理解非常透彻,他在这方面的研究能力也是世界顶尖的,与他的合作,能使研究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地了解数据和理论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评)
张东辉的量子动力学研究不仅解释实验,而且在一定程度实现了预测和检验实验。通过与实验的密切结合,提高了人们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推动了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发展,也使中国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普陀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