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张存浩简介

张存浩简介

淘名人 2024-02-10 08:42 热度:

张存浩

张存浩,1928年2月23日出生于天津,籍贯山东无棣,物理化学家和激光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1943年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1950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4年当选为中科院化学部常委;1986年至199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98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6年1月4日国家天文台将编号为“1928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存浩星”。张存浩是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长期从事催化、火箭推进剂、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研究双共振光谱学和分子碰撞传能,短波长化学激光新体系。研究水煤气催化合成液体燃料,在发展熔铁催化剂和解决流化床传热与反混问题上有所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存浩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28年2月23日

毕业院校:美国密歇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

人物经历

1928年(民国十七年)2月23日,张存浩出生于天津,张存浩2岁起,母亲就开始教张存浩识字,抗日战争爆发时,张存浩正在读小学。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就读于张伯苓所创办的重庆南开中学。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转到福建长汀一中。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15岁的张存浩考入厦门大学。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转入转到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现为南京工业大学)。

1947年-1948年,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攻读研究生。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赴美留学在爱阿华州化学系读研究生。

1950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硕士学位,后毅然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和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于1950年10月返国。

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学部,张存浩作为青年代表出席了科学界最高学术机构的这一会议。

1959年,张存浩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火箭推进剂的研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50年代,张存浩与合作者研制出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高效熔铁催化剂,乙烯及三碳以上产品产率均超过当时国际最高水平。

60年代,致力于固液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研究,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第一次比较全面完整地解释了固体推进剂的侵蚀燃烧和临界流速现象。

70年代,开创了中国化学激光的研究领域,主持研制出中国第一台氟化氢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80年代以来,开拓和引领中国短波长化学激光的研究和探索。张存浩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开展了化学激光新体系和新“泵浦”反应的研究;开展了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技术研究分子激发态光谱和分子碰撞传能动力学研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或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创研究极短寿命分子激发态的“离子凹陷光谱”方法,并用该方法首次测定了氨分子预解离激发态的寿命为100飞秒。该成果被《Science》主编列为亚洲代表性科研成果之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0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4年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

1991年1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

1991年4月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中国化学会第22、23 届常务理事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分子结构和光谱委员会委员


《科学》《化学物理学》《中国激光》副主编


《光谱化学学报》《法拉第会刊Ⅱ》 编委


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十四大主席团成员


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1954年,张存浩与迟云霞结婚,婚后生有二子。

人物评价

张存浩院士一贯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几十年来,他积极创造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团队中一批中青年骨干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家。在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期间,积极推动制定了资助青年科学家成长的政策和制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科研环境,为优秀青年科学家的快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中国科学院评)

张存浩先生对我们的支持,时时激励着我、温暖着我,使我在回国一年多时间内,与同事们一起用国产元件建成了TW级的飞秒激光装置,并利用这台装置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评)

作为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和中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他推动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赢得社会赞誉。(网易新闻评)

张存浩宽厚待人,严于律己,善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他尊重知识,非常重视科技人才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影响

2016年1月4日,国家天文台将编号为“1928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存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