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学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德清县下舍镇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11日
毕业院校: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
人物经历
1962年10月11日,杨学明出生于浙江省德清县下舍镇群益村。
1982年7月,从浙江师范学院(现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6年1月,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毕业,师从张存浩教授、朱清时教授,获得硕士学位。
1991年8月,从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taBarbara;UCSB)毕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91年—1995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5年—2001年,担任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终身职研究员(2000年晋升)。
2001年—201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年,入选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2017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
主要成就
杨学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学明自行设计研制和发展了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仪器, 并利用这些先进科学仪器在化学反应动力学领域取得了系列性的重要研究成果,他在化学反应量子过渡态以及共振态的系列性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杨学明利用新发展的表面科学仪器开展了在单分子水平上表面光解水分子机理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成果,提出了独树一帜的光催化分子动力学模型。杨学明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先进光源技术,他领导的团队成功研制了中国首个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国际独特且领先的实验科学究平台。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院士、肖春雷研究员实验团队联合张东辉院士、张兆军副研究员理论团队通过控制分子化学键方向 ,实现了化学反应的立体动力学精准调控。相关成果2023年1月13日以长文的形式发表于《科学》杂志。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5月南方科技大学网站显示,杨学明先后发表包括12篇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9年 | 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
2015年 | 德国哥廷根科学院高斯讲座教授(Gauss Professor) |
2018年12月 | 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2018年3月—2023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23年 |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主任(兼) | |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 | |
《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副主编 | |
《化学物理杂志(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高级编辑 | |
《化学物理学报》主编 |
人物评价
杨学明在反应过渡态动力学以及非绝热动力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评)
杨学明解决了反应动力学领域一些国际公认难题、为中国化学动力学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光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