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荣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秀荣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46年4月17日
毕业院校:隆德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6年4月17日,杨秀荣出生于北京。
1963年9月—1968年8月,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系。
1968年8月—1973年12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瓦房店轴承厂中心化验室技术员。
1974年1月—1985年9月,先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助教、讲师。
1985年10月—1986年9月,在瑞典隆德大学分析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1986年6月—1991年5月,就读于瑞典隆德大学分析化学系,毕业后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6月—1992年3月,在瑞典隆德大学分析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4月—1993年6月,在美国新奥尔良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7月—1995年8月,在美国夏威夷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5年9月—1997年8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助理教授。
1997年8月,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8年—2009年
主要成就
杨秀荣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秀荣主要从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生物传感器及生物分离分析化学的研究;发展了新型微纳结构材料的制备和分析方法及电分析仪器。利用活细菌的粘附性和成膜生长等特性,发展了制备具有分子和细胞识别功能的微纳结构材料的新方法;开展了双偏振干涉(DPI)方法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对生物分子DNA-小分子相互作用构型变化的实时在线检测;利用双水相体系进行蛋白质组的预分离研究;发展了不需要生物酶的新型电化学电容传感器;研制出实时、在线的分子识别电化学电容分析仪;研制了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检测仪以及远程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等。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官网显示,杨秀荣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Nano Chem Commun》《分析化学(Anal Chem)》《Sci Rep》等发表SCI研究论文278篇;总引用5571次,总他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7年8月 | 第十一届国际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暨第一届中日双边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组委会主席 |
2017年5月 | 2017年国际分析科学大会组委会主席 |
2017年6月 | 吉林省化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2018年—2022年 | 中国化学会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 |
2018年4月 | 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18年6月 | 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组委会主席 |
2018年12月 | 中国化学会第一届监事会委员 |
2020年11月 | 第十四届全国电分析化学学术会议组委会主席 |
2022年 | 第九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 | |
《分析化学》主编 | |
《中国分析化学(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英文版主编 | |
《先进传感器与能源材料(Advanced Sensor and E |
人物评价
“杨秀荣潜心科研,许志报国,将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她以勇于探索的奉献精神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评)
“杨秀荣为中国分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