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徐春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5年2月
毕业院校:石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石油炼制工程》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出生地:山东省寿光市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65年02月,徐春明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
1981年09月—1985年07月,就读于华东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炼制系炼油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5年09月—1988年07月,就读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有机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8年09月—1991年11月,就读于石油大学(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系有机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11月—1995年04月,担任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
1993年04月—1993年10月,在加拿大Syncrude研究中心工作。
1995年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95年04月—1998年09月,担任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8年10月—2003年08月,担任石油大学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9年10月—2002年04月,担任石油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
主要成就
徐春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徐春明带领研究团队建立了重油“超临界精细分离+高分辨质谱表征”新方法,取得了复杂多层次化学组成结构新认识,引领了国际重油化学基础研究,开发了“重油梯级分离”新工艺,建成了世界上首套20万吨/年重油梯级分离工业装置;建立了重油催化裂化反应器的流动反应耦合模型,对工业反应器及相关设备计算得到了大量以往未知的流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等工程信息,指导开发了2项具有重要影响的“贯通性”工程技术,替代了中国国外产品;发明了“双阴离子”型复合离子液体碳四烷基化技术,解决了清洁油品生产的重大需求,实现了产品和工艺的双绿色化,打破了中国国外公司清洁汽油生产的技术垄断。
学术论著
截至2021年7月,徐春明先后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论文300余篇,SCI他引6500余次。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21年7月,徐春明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8年 | 《Energy & Fuels》副主编 |
2020年 | 中国化工学会第四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 |
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 | |
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化学会理事 |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
《中国科学(化学)》编委 | |
《化工学报》编委 | |
《燃料化学学报》编委 | |
《Petroleum Science》编委 |
人物评价
徐春明执著,看准的事情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全力以赴。他勇于探索和创新,能够经常提出新思路、发现新问题,尤为重要的是他具有很强的合作研究精神。正是他不断创新和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评)
徐春明一直致力于化学专业研究,在专业领域内贡献突出。他成功解决了清洁油品生产的重大需求,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国外清洁汽油生产的技术垄断。(《寿光日报》评)
人物影响
徐春明院士实验班
2020年开始,寿光市第一中学在高中三个年级特别设立“徐春明院士实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