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孝军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彭孝军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常德市澧县
出生日期:1962年10月
毕业院校:大连理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2年10月,彭孝军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
1976年9月—1978年7月,就读于湖南澧县垱市中学。
1978年9月—1982年8月,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染料及中间体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8月—1983年8月,担任武汉染料厂技术人员。
1983年9月—1986年8月,就读于大连工学院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12月,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1992年,在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2年4月—1993年8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教师。
1993年8月—1996年6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
1996年9月,破格晋升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1997年,担任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0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2001年—200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机化学系和美国西
主要成就
彭孝军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彭孝军长期从事精细化工领域研究:从基础理论研究出发,形成了近红外比率荧光菁染料探针分子平台,为解决复杂体系荧光信息的定量获取提供了新方法,被中国国内外广泛应用;构建的耐候性喷墨打印染料产品体系,大规模产业化;创制的荧光探针在血液细胞分析系统的产业化应用,促进了中国在血液临床分析装备领域从空白到国际一流的跨越。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大连理工大学功能染料研究课题组网站显示,彭孝军先后发表论文350余篇。2015年起连续多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承担项目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
2006年01月—2008年12月 | DNA芯片荧光检测探针的研究 |
2006年06月—2008年06月 | 喷墨打印机用耐候性特种染料 |
2006年10月—2007年10月 | 用于检验医学领域的新型荧光染料合作开发 |
2007年01月—2010年09月 | 生物分子检测及医学诊断用菁荧光标记染料 |
2007年09月—2011年12月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7年2月 | 第十四届中国民主同盟大连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09年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
全国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 |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化学化工学部委员 | |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委员会委员 | |
美国染料与纺织化学协会会员 | |
大连市石化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
人物评价
彭孝军为中国打印耗材从被中国国外垄断,发展到国际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评)
(彭孝军)作为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他学术造诣惊才绝艳。作为高校院长,他产学研结合,桃李满庭芬芳。作为中科院院士,他填补多项国家技术空白。贴近民生,自带榜样光辉。造福社会,无愧科研领路人。(第二届大连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