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为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大为
外文名:Dawei Ma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社旗县
出生日期:1963年9月11日
毕业院校:山东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8年获得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 2007年获得首届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 2018年获得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位:博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山东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4年9月至1989年7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博士,导师:陆熙炎教授。
1990年5月,前往美国匹兹堡大学和梅奥医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
1995年1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7年,被复旦大学聘为长期兼职教授,并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8年9月8日,获得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马大为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马大为课题组主要研究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全合成、有机合成方法学、化学生物学等:
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多个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方面:包括生物碱(Martinellic acid, Lepadin family, communesines, akuammilines, GB family, gracilamine等)、环肽及环肽大环内酯类(Microsclerodermin E, Halipeptin A, Papuamide B, Salinamide A等),萜类衍生物(Englerin A, Leucosceptroids)。
有机合成方法学方面:1)首次发现了氨基酸作为配体,以及酰胺基作为邻位取代基团对于Ullmann反应的加速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发展了一系列利用芳基卤代物进行C-N, C-O, C-S, C-C键形成的温和交叉偶联反应。在此基础上他发展了一系列杂环合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2年— | 《Organic Syntheses》顾问编委 |
2012年1月—2013年12月 | 国际杂环化学联合会 主席 |
2009年10月— |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副主编 |
2007年1月—2012年12月 |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顾问编委 |
2006年1月—2013年12月 | 《Chem Med Chem》顾问编委 |
2008年1月— | 《Tetrahedron/Tetrahedron Letters》顾问编委 |
2012年1月— | 《Advanced Synthesis & Catalysis》顾问编委 |
2008年1月— | 《Chemistry - An Asian Journal 》顾问编委 |
2012年1月— | 《Natural Product Reports》顾问编委 |
参考资料来源: |
人物评价
马大为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评)
马大为在有机合成化学和药物化学研究方面有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这不仅体现了在有机化学基础研究方面的突破,而且展示了对于制药工业和药物发现带来的重要影响,将在促进学科发展和满足健康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科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