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买利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买利
国籍:中国
出生地:陕西蓝田
出生日期:1958年12月
毕业院校: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8年12月,刘买利出生于陕西蓝田。
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化学系。
1982年—1990年,任西北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1990年—1991年,任英国WellcomRsearchLaboratory访问学者。
1991年—1993年,任西北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副教授。
1993年—1996年,毕业于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kbeck)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
1996年—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0年,任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3年,任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0月,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副所长。
2007年—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所长。
2021年,
主要成就
刘买利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买利带领团队围绕生物核磁共振分析的基础性问题,建立了以W5命名的水/溶剂峰抑制方法,被主要厂商作为内置标准方法提供用户;依据“分离谱峰,不分离样品”的策略,建立了扩散—弛豫加权法,赋予核磁共振分离功能。
刘买利建立了较系统的生物NMR分析方法,丰富了生物NMR研究手段。所发展的NMR方法具体包括高效快速的水峰抑制方法(W5),简化复杂NMR谱图的谱编辑方法(扩散-弛豫加权谱),NMR灵敏度增强方法(Q-DEPT+、Q-POMMIE),快速多维NMR方法以及噪声抑制方法(GFFT,NASR)等,为解决复杂生物样品NMR谱峰重叠、分子相互作用和动态过程研究困难等关键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中国化学会官网显示,刘买利已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被SCI他引2432余次。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11年4月 | 第52届ENC实验磁共振会议 | 美国 |
201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1年1月 | 中国物理学会第十六届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2013年3月 | 中国物理学会十七届波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15年—2018年 |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九届理事会理事 |
2016年11月 | 中国物理学会第十八届波谱专业委员会主任 |
2018年12月 | 中国化学会第三十届理事会理事 |
“亚太磁共振论坛”国际顾问 | |
国家自然基金委化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 | |
《波谱学杂志》主编 | |
《中国化学》编委 | |
《分析化学》编委 |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 |
人物评价
“刘买利的研究工作在波谱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并为推进中国生物NMR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中国化学会评)
“刘买利是中国生物波谱分析化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为中国波谱分析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江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