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良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玉良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青岛
出生日期:1949年10月
毕业院校:北京化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9年10月,李玉良出生于山东青岛。
1972年4月—1975年11月,就读于北京化工学院基本有机合成专业。
1975年11月—1992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8年3月—1989年10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室做访问学者。
1992年12月—1996年12月,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6年1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8年10月—1999年3月,在香港大学化学系做配位化学访问教授。
1999年9月—2000年2月,在美国圣母大学放射化学实验室光化学和物理实验室做访问教授。
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6月,出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活动。
主要成就
李玉良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玉良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和无机/有机杂化共价、非共价超分子体系;富勒烯化学;有机纳米结构和材料。主要是设计、合成具有光电活性的有机及有机高聚物材料、有机/无机聚集态结构材料、纳米及纳米结构材料以及共轭高聚物材料等。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7月,李玉良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共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代表论著有《少层石墨双炔薄膜的液相范德华外延生长法》《石墨炔在锂/钠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先进功能分子体系的设计与组装—从低维到多维》《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自组装功能体系》等。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15年8月 | “石墨烯和石墨炔的合成、性能与应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 厦门 |
2016年1月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分子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 | 北京 |
2016年4月 | 中国化学会晶态材料化学前沿论坛 | 新乡 |
2016年10月 | 材料前沿学术研讨会 | 北京 |
2017年1月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7年—2016年 | 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73”首席科学家 |
2018年—2022年 | 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 |
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 | |
第九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李玉良幼时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但李玉良的父亲喜欢读书,会买一些世界名著,还有一些中国近代小说。李玉良从小就跟着父亲看书,其父亲的观点是,人要有文化,才能改变自己,才能做大事,此间并无功利心,只是对文化的渴望,这对李玉良影响很大。
人物评价
“李玉良是中国著名的无机化学家,在石墨炔相关研究上倾注了大量心血,为石墨炔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评)
“李玉良是沉默却不平凡的英雄,是中国巨变的亲历者,也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参与者,他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践行着人民院士为人民的神圣职责,与同时代的科研工作者们砥砺前行,托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党建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