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江雷简介

江雷简介

淘名人 2024-02-11 14:40 热度:

江雷

江雷,1965年3月生吉林长春,无机化学家、纳米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院长。1987年江雷从吉林大学固体物理专业毕业后留在本校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就读硕士;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作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公派去日本东京大学学习,师从国际光化学科学家藤岛昭;1994年获得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后继续在东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6年进入日本科技厅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作;1998年获得日本文部省颁发的青年特别奖励基金,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200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4年兼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院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年获第三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奖;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江雷长期在交叉科学领域从事仿生界面材料的合成与制备方面的研究,在功能界面材料、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光电转换材料、SPM技术等方面都取得过重要成就,在仿生特殊浸润性界面材料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原创性成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江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吉林长春

出生日期:1965年3月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仿生智能纳米界面材料》专著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籍贯:江苏省镇江市

学位:吉林大学博士学位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5年3月,江雷出生在吉林长春,祖籍江苏镇江,在家排行老二,父亲是吉林大学化学系的教授,母亲是化学专业杂志的主编。在中学阶段,教化学的贾明老师对江雷日后有一定的影响。

1987年,江雷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专业。之后留在本校就读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硕士,读了半年硕士课程就提前一年进了实验室,硕士期间江雷共发表了10余篇论文,其中一篇获得吉林大学“青春杯”科技论文大奖赛特别奖。

1990年,获得吉林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后继续在校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李铁津教授。

1992年,获得吉林大学与日本东京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名额,作为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公派去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光化学家、有着“光触媒之父”之称的藤岛昭教授。

1994年,回国后获吉林大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继续留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96年,被导师藤岛昭推荐到日本科技厅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先是担任高年薪的专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江雷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江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通过向自然学习,研究多种生物体表面特殊浸润性,揭示了生物体表面超疏水性的形成机理,为相关仿生界面及智能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依据。

(2)仿生制备超疏水界面材料,并实现多功能化组合的超疏水表面,又同时将不同种类的特殊浸润性如:超疏油/超疏水(超双疏)、超亲油/超亲水(超双亲)、超疏油/超亲水、超疏水/超亲油组合,建立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体系。

(3)通过系统研究界面材料结构和特性规律,提出了“纳米界面材料的二元协同效应”,创造性地将仿生微纳米复合结构与外场响应性分子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在单一或多重外场控制下材料表面浸润性的可逆变化。

(4)通过将单一物性(浸润)的二元(亲/疏)设计理念推广到其它物性体系,提出了仿生智能多尺度界面材料的设计方案,为仿生界面材料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方法。

纳米界面材料研究

江雷和他的同事在实验中观察到,在紫外光的照射下,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2013年04月

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教授


2014年04月

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2017年12月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吉林大学客座教授



《Small》国际顾问编委会主席



《Solid State Sciences》亚洲区编辑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编委



《Langmiur》编委



《Soft Matter》编委



《Biomicrofluidics》编委



《Nano Reserch》编委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编委



《无机化学学报》编委



《高分子学报》编委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纳米科技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江雷在超疏水性和亲水性涂层方面具有重要贡献。(美国国家工程院评)

江雷一直从事仿生纳米功能界面材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纳米界面材料的二元协同效应”的新思想,揭示了生物体表面超疏水性的机理,指导相关仿生材料的可控制备,在超双亲/超双疏功能材料的制备和性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研究体系集中在无机微纳米结构制备及其表面功能性修饰,相关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带动了该方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评)

江雷建立了对生物系统界面特性的基本理解,并将这种理论转化为具有比自然系统更好的性能的商业化生物材料。(美国材料学会Mid-CareerResearcherAward评)

2017年,藤岛昭说:如果能够拿到诺贝尔奖的话,要再等10年。我在想,我要跟江雷院士一起拿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