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黄春辉简介

黄春辉简介

淘名人 2024-02-11 15:50 热度:

黄春辉

黄春辉,女,1933年5月4日出生于河北邢台,籍贯江西吉安,无机化学家,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春辉于1955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能源部阿姆斯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1982年至1983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担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18年从北京大学退休。黄春辉主要研究领域是稀土配位化学和分子基功能膜材料。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春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邢台

出生日期:1933年5月4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稀土配位化学》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祖籍:江西省吉安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33年5月4日,黄春辉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祖籍江西省吉安县。

1951年,从上海徐汇女中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

1951年9月—1952年8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

1952年9月—1955年7月,因院系调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大学本科毕业。

1955年8月—1978年3月,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助教。

1978年4月—1980年5月,担任北京大学生化学系讲师。

1980年6月—1988年3月,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1981年5月—1982年6月,在美国能源部阿姆斯国家实验室(AmesLaboratory)做访问学者。

1982年7月—1983年9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ofArizona)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1988年4月—2019年9月,担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2016年,担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2018年9月,从北京大学退休。

主要成就

黄春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黄春辉的研究内容涉及到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稀土配合物的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特别是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的研究。在分子基功能材料的研究中,将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设计的原理引入到光电转化材料的设计中,发现了两者在构效关系上的相关性,开发了一类新的光电转化材料。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化学会网站显示,黄春辉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引用1万3千余次;著有《稀土配位化学》《光电功能超薄膜》和《有机电致发材料与器件导论》等。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2.01

《钪》

易宪武著;黄春辉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05

《稀土配位化学》

黄春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03

《光电功能超薄膜》

黄春辉,李富友等著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09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导论》

黄春辉,李富友,黄维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8.01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3年5月—2013年12月

复旦大学化学系兼职教授


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稀土学报》常务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黄春辉致力于科学事业的无尽探索,而对于个人荣誉异常淡泊,保持着一贯为人上的低调。(北京大学新闻中心评)

黄春辉热爱教育事业,辛勤耕耘五十载,把教书育人作为最大的乐趣。(何梁何利基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