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高松简介

高松简介

淘名人 2024-02-11 18:35 热度:

高松

高松,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于安徽省泗县,无机化学家,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1981年高松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5年作为洪堡学者,前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访问研究;2000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履行行政职务,先后担任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担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副主任;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2012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履行行政职务,先后担任党委常委、教务长、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201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6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18年4月担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任教务长;2018年10月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21年11月任中山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2022年8月不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高松的研究领域为:磁性配位高分子的设计,合成,结构与磁性;高核分子的结构与磁性,纳米金属团簇的化学制备及磁性;多孔和有机-无机杂化分子固体材料的晶体工程与性质;多功能性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多功能性质间的相互作用。

基本资料

中文名:高松

外文名:Song Gao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泗县

出生日期:1964年2月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2013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学位:理学博士

发表论文数量:300余篇(截至2019年7月)

人物经历

1964年2月,高松出生在安徽一个偏远县城泗县,从小就热爱学习,品学兼优,他的父亲是当地的中学老师,母亲是小学老师。

1981年,高松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硕士学位(1988年)、博士学位(1991年)。

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任助教,讲师(1990年-1992年),副教授(1992年-1999年),教授(1999年-)。

1995年,作为洪堡学者,前往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访问(至1997年)。

1998年,作为求槎学者,在香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至1999年)。

2000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履行行政职务,先后担任党委副书记(2000年4月至2002年5月)、副院长(2002年5月至2006年5月)、院长(2006年6月至2010年11月)、学术委员会主任(20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高松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高松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将分子设计合成、实验表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系统研究了分子固体中磁性离子的相互作用、磁弛豫、磁有序等与结构的关系。在发展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的分子和单链磁体等方面合成了具有独特拓扑结构的氰根桥连二维配合物,依赖外磁场具有磁弛豫现象。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短桥配体构建的分子磁体,高含水有机晶体中的分子簇和网络可以为理解宏观水的结构提供线索。

高松率先报道世界第一例同自旋的单链分子磁体,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Glauber教授提出的一维Ising链动力学理论模型以分子实物的形式第一次展现世人面前,为高密度磁存储和量子计算机等技术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论文著作

1998年至2011年,高松及其合作者在配位化学和分子磁性领域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累计SCI引用次数达8600余次,H指数为51。

T. F. Liu, D. Fu, S. Gao*, Y.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



北京化学会副理事长


2008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化学组成员


2008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


2016年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无机化学学报》第7届副主编


《中国稀土学报》编委



《中国科学B》编委



《化学进展》编委



《Chem. Soc. Rev.》编委



《CrystEngComm》编委



《Inorg. Chem. Commun》编委


2021年5月30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23年1月

中山大学绿色化学与分子工程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高松长期致力于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在发现新的磁现象、发展新类型分子磁体方面做出深入系统的工作。(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评)

高松不懈钻研、辛劳育才、默默奉献,为中国化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