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费维扬简介

费维扬简介

淘名人 2024-02-11 19:30 热度:

费维扬

费维扬,1939年7月出生于上海,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执行理事长。1963年费维扬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前往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化工系进修;1988年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教授;1999年起当选为为国际溶剂萃取会议国际委员会(常设)委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费维扬长期从事化工分离科学与技术,特别是溶剂萃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致力于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的结合。

基本资料

中文名:费维扬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9年7月3日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9年7月3日,费维扬出生于上海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原籍浙江平湖。

1941年,父母将费维扬送回老家浙江平湖。在这里度过了6年。

1951年,考入上海市虹口中学,他偏爱数学、物理和化学。

1957年,考入清华工程物理系,次年被分入工程物理系化学专业,搞放射化合物。

1960年,转入工程化学系,专攻核化学工程稳定轻同位素分离。

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后留校工作。

1981年,前往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化工系进修溶剂萃取工艺及设备(-1983年)。

1983年,回国后作为汪家鼎的主要助手,参与了汪家鼎主持的“传质分离和化学反应工程基础研究”国家重点项目(1983-1985年)。

1988年,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教授。

1999年,当选为国际溶剂萃取会议(ISEC)国际委员会(常设)委员。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费维扬负责和中国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完成了中国科学院重点咨询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费维扬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费维扬长期从事化工分离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理论联系实际,为石化企业解决革新挖潜难题和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针对能源、资源和环保等领域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在萃取、吸收等传质分离设备的数学模型、设计放大和性能强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例如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与先进测试技术(如LDV和DPIV等)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液-液两相流的传递现象并对一些化工难题进行故障诊断,提出了多种改进分离设备性能的有效途径,推动了过程强化和中国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开展了CO2捕集新技术的研究。先后与美、德、法、澳等国的大学和公司开展着多项应用基础合作研究。

费维扬提出了从浓度的测量可靠地推算出可表征返混的返混系数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多种萃取设备的数学模型和设计方法发明了多种强化萃取分离的填料和设备,其中“内弯弧形筋片填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1999年费维扬当选为国际溶剂萃取会议(ISEC)国际委员会(常设)的中国委员。还担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循环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协会荣誉理事、英国皇家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工程学报》主编、《化学工程》副主编等。

个人生活

费维扬的父亲是上海财经大学工业会计教授。幼年的费维扬受到良好的教养,父亲教他读唐诗,擅长二胡的叔叔教他操琴。

人物评价

费维扬针对能源、资源和环保等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在萃取等传质设备的数学模型和性能强化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突出,在应用理论知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解决工程技术难题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华大学评)

人物影响

2015年12月26日,费维扬捐资10万到“汪家鼎励学基金”,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丙所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