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迟力峰简介

迟力峰简介

淘名人 2024-02-11 22:03 热度:

迟力峰

迟力峰,1957年10月出生,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吉林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吉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至1993年先后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化学系和BASF公司做博士后研究;1993年—2003年担任德国明斯特大学组长/讲师;2004年—2014年担任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2012年加盟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2020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加盟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澳苏先进功能材料联合中心)。迟力峰在物理化学领域长期从事界面与分子相互作用对分子组装及反应调控的机制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迟力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7年10月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哥廷根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78年2月—1982年1月,就读于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2月—1985年1月,就读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师从李铁津教授,毕业并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5年9月—1989年12月,就读于德国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ofGöttingen)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师从D.Möbius教授,毕业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0年1月—1991年3月,在德国美因兹大学(JohannesGutenberg-UniversityMainz)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1年4月—1993年3月,在巴斯夫股份公司(BASF)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年—2003年,德国明斯特大学组长/讲师。

2004年—2014年,担任德国明斯特大学教授。

2012年,担任苏州大学教授。

2021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教授。

学术成就

2020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当选为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迟力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迟力峰揭示了分子组装和单键反应的规律,从单分子层面上获得了对表面物理化学过程和表面在位化学反应的新认知。她率先提出利用界面和动态过程调控分子聚集的方法,构建宏观尺度下亚微米周期性结构,为解决组装体系难以长程有序的基本科学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利用金属单晶表面的结构及催化效应,在温和条件下实现正构烷烃的聚合,提出了分子在表面上选择性活化和偶联的新策略。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2月中国化学会网站显示,迟力峰先后在包括《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为9本专著撰写章节,主编Wiley纳米丛书专著一部,主编《中国科学》表面分子与超分子专刊一册。

承担项目

根据2021年12月中国化学会网站显示,迟力峰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究任务项目等。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3年—2011年

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双聘教授

2014年

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兼职教授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

——

ACS Nano, Chem. Commun., Small, Acc. Mater. Res.等编委或顾问编委

人物评价

迟力峰在表面分子科学领域中有突出的贡献。在单键水平上诠释了化学键成键、断键及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中国表面物理化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她在界面组装和表面在位化学领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学术特色并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中国化学会评)

迟力峰凭借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她的科研之路越走越宽。对于科研,她总是带着满腔热忱与睿智,她对科研事业的探索和坚守,正如她名字中蕴含的“高山”寓意一般,坚韧不拔,不断突破自我。(苏州大学人事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