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武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俊武
国籍:中国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7年3月17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福建福州长乐区
人物经历
1927年3月,陈俊武出生于北京,籍贯福建福州长乐区。
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工系。
1949年,前往抚顺,成为人造石油厂的技术员,之后先后担任洛阳工程公司装置设计师、工厂设计师、总工程师,石油工业部炼油技术攻关组专业组长等职。
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担任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
1969年,随石油工业部抚顺设计院搬迁到位于豫西山区的洛阳市宜阳县张坞乡竹园沟。
1978年,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
1982年,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催化裂化技术攻关组组长,组织科研、设计、炼油等单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关,开发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
1985年,洛阳炼油设计研究院更名为洛阳石化工程公司,陈俊武从院长改任经理。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俊武指导设计了中国第一套年产120万吨的催化裂化装置、第一套同轴式催化裂化工业试验装置,承担完成了国家“六五”攻关重点项目“大庆常压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开发,指导攻克了煤制烯烃的世界性难题,指导设计了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促进了中国甲醇制烯烃战略性新产业的快速形成。
学术论著
陈俊武于1995年主编《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2015年5月,该书第三版出版发行。出版了《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石油替代综论》等专著。
专利
1989年,陈俊武负责设计的既有同轴结构、又有高效再生的1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在上海炼油厂建成投产,该技术于1994年获得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发明专利授权。
科研成果奖励
人才培养
学生培养
截至2000年,陈俊武组织了多期催化裂化技术高级研修班,并亲自为研修班学员授课。
培养理念
陈俊武招生时,只要在石化行业生产一线工作5年以上的高级
社会任职
陈俊武先后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湖北省高压专委会委员,《炼油技术与工程》编委会主任。洛阳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郑州大学双聘院士。
人物评价
陈俊武同志身上,充分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和科技工作者的执着追求,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习宣传他胸有大我、赤诚报国的家国情怀,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道德风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评)
陈俊武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中国著名的炼油工程技术专家、现代煤化工工程技术专家,他投身中国石油石化工业70载,推动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中国炼油工业进步做出开创性贡献。(中国石化报评)
长期以来,陈俊武时刻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在攻克石油深度加工技术、设计建设世界首套煤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中国科技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福祉作出重要贡献。(新华网评)
人物影响
陈俊武研究生奖励基金会
2016年3月26日,刚过90岁生日的陈俊武专程赶到郑州大学,将6年来在郑州大学兼职所得报酬20万元全部捐给了新设立的陈俊武研究生奖励基金会,用于奖励和支持该校化工领域的优秀青年学子,15名优秀学子首次获得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