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柴之芳简介

柴之芳简介

淘名人 2024-02-12 09:08 热度:

柴之芳

柴之芳,1942年9月出生于上海,放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柴之芳于1964年复旦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80年至1982年获得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科隆大学任访问学者;1992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担任兰州大学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所长;2012年担任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院长;201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核能材料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柴之芳长期从事放射化学和核分析方法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柴之芳

外文名:Zhifang Chai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2年9月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微量元素化学概论》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祖籍:浙江省宁波市

人物经历

1942年9月,柴之芳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1964年,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放射化学专业毕业,之后进入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1980年—1982年,获得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科隆大学任访问学者。其后,先后在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法国Strassburg核研究中心、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echnischeUniversiteitDelft)、荷兰能源研究中心、东京都立大学等地短期工作。

1992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加盟苏州大学,担任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院长。

201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核能材料工程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2019年3月,上虞高等研究院柴之芳院士工作站签约。

主要成就

柴之芳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柴之芳建立了多种元素的先进放射化学分离流程,并被多家中国国外实验室采用。倡导并建立了可研究元素化学种态的中子活化方法,发现了一些与生物灭绝事件有关的异常铱的化学种态;将这类方法发展到生物环境样品,实现了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微量元素研究,对一些生物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的生物环境效应给出了科学解释。此外他还从事核能化学和放射医学研究。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9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网站显示,柴之芳先后发表SCI论文600余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 ,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科学院院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8年

兰州大学翠英讲席教授

2008年

兰州大学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所长

2010年6月—2012年7月

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领衔委员(Titular Member)

2010年7月—2012年10月

浙江大学教授


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


国家核反恐小组成员


《Radiochimica Acta》编委


《Metallomics》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柴之芳在核技术方法学、核能化学、放射毒理学和纳米安全性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鄞州日报》评)

柴之芳为了核能和放射化学的研究,经历了不一般的艰难困苦,但54年来,他甘之如饴,始终如一。(鄞州新闻网评)

在他(柴之芳)身上,我们充分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科技报国的情怀和令人敬佩的科学精神、敬业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评)

人物影响

芳华青年科学奖

2019年,柴之芳个人每年出资5万元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设立“芳华青年科学奖”(以下简称“芳华奖”)奖学金,“芳华奖”是柴之芳出资设立的第三个奖学金项目。“‘芳华’两字,是从柴之芳和妻子尚玉华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已过古稀之年的柴之芳,以自己的方式为故乡和国家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