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白春礼简介

白春礼简介

淘名人 2024-02-12 10:14 热度:

白春礼

白春礼,1953年9月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化学家和纳米科技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欧洲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等国家和地区院士或外籍院士。“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首任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后进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198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STM实验室主任、副所长、党委委员。1996年至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2004年至2011年任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2011年至2020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其间:2001年至2012年兼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2012年至2014年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1996年至2006年兼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第25、26届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至201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2013年至2019年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2019年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第十五、十六、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十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基本资料

中文名:白春礼

外文名:Bai Chunli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辽宁丹东

出生日期:1953年9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职业:科研管理工作者

代表作品:《纳米科学与技术》、《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应用》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 2008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9年当选为印度科学院荣誉院士 2011年当选为德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当选为丹麦皇家文理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70年09月-1974年09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八团机运连司机、文书。

1974年09月-1978年01月,北京大学化学系催化专业学习。

1978年01月-1978年10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78年10月-1981年12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结构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实习员。

1981年12月-1985年09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结构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

1985年09月-1987年11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在喷气推进实验室从事真空扫描隧道显微境(STM)研究。

1987年11月-1992年07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STM实验室主任。

1991年10月-1992年04月,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客座教授。

1992年07月-1996年03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

1996年03月-20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白春礼先后从事过高分子催化剂的结构与物性、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子力学和导电高聚物的EXAFS等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纳米科技的重要领域月-月-扫描隧道显微学的研究。研制成功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系列。在纳米结构、分子纳米技术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工作。

白春礼的主要科研成果为:研制成功了计算机控制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第一台激光原子力显微镜;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弹道电子发射显微镜;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原子或分子级分辨率的水平上,解释了材料表面结构与样品制备、形成条件的关系。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3月,白春礼在中国国内外出版了12部中英文专著,学术论文近250篇,国家发明专利5项。其中《扫描隧道显微术及其应用》获1993年第七届中国图书奖、1995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三链核酸的结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7年9月

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1997年

中共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9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2005年

亚太材料学会副主席

2012年11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2018年3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8年8月

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名誉理事长


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国家科学评论》主编


《Nanoscale》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白春礼的父亲是个儒雅而正直的人,解放前曾在公立小学当过教员。赋闲时,他常翻着一本本泛黄的诗集,细致而又生动地为白春礼讲解诗中的蕴义、诗人崇高的气节、远大的抱负。童年时期的白春礼最爱背古诗词,最崇拜诗人,最想当作家。

人物评价

白春礼作为中国扫描隧道显微学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国际STM方面有一定影响和活跃的科学家之一,领导实验室开展了广泛、深入并且富有成效的研究活动。(科普中国评)

白春礼院长是高瞻远瞩、富有领导能力的科学家,在纳米科学的研究上,成就卓著,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香港浸会大学评)

富有成就的科学家总是拥有极其敏锐的触角、深不见底的求知欲和锲而不舍的恒心与毅力,白春礼教授正是这种科学家的杰出代表,他在纳米科技领域的金字塔中,站得极高、走得最远。(澳门科技大学评)

白春礼在从事纳米科技研究的同时,作为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主任,他积极推动着中国纳米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参与国家纳米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组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并积极推进国内外纳米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何梁何利基金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