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立佳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安立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吉林省前郭县
出生日期:1964年11月
毕业院校:吉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籍贯:山东东平
学历:研究生
人物经历
1964年11月,安立佳出生于吉林省前郭县,原籍山东东平。
1982年09月—1986年07月,在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就读本科,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6年07月—1989年07月,在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就读硕士研究生,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07月—1992年11月,在吉林大学化学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就读博士研究生,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2年11月—1997年12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1995年08月—1997年05月,获得洪堡基金会奖学金资助,前往德国美因兹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
1997年12月—2000年03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联合开放实验室研究员。
1998年09月—1999年08月,担任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系访问学者。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0年03月—2000年08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吉林省政协副主席。
职务任免
2022年12月12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十三届执行委员会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工商联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安立佳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同时当选为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
2023年1月17日,政协吉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安立佳为省政协副主席。
工作分工
协助省长分管负责教育、科技、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中医药管理、地方志编纂、残疾人事业等方面工作。
主要成就
安立佳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安立佳提出了“高分子链部分穿透球模型”,基于第一性原理,引入泄水函数和携水函数,结合Einstein扰动耗散理论和Debye转动耗散理论,有效地处理了高分子链与溶剂间的多体相互作用和长程累积效应,建立了高分子特性粘度的普适性理论。发展了一套Brown动力学模拟与分析方法,揭示了快速启动形变条件下缠结高分子流体构型和缠结演化规律;提出了“缠结高分子流体剪切抑制解缠结”新概念,合理地描述了传统理论无法理解的缠结高分子流体非线性流变学现象。
学术论著&专利
截至2015年12月,安立佳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被他人引用2900余次;在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和邀请报告40余次,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件和美国发明专利3件。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5年12月,安立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
获奖时 |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3年11月 | IUPAC Macromolecular pision Membership |
2004年12月 | 《应用化学》顾问委员 |
2007年12月 | 《功能高分子学报》编委 |
2008年01月 | 《化学学报》顾问编委 |
2009年12月 | 《Polymer》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
2011年03月 |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 |
2012年03月 | 《化学通报》编委 |
2012年08月 |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编委 |
2012年08月 | 长春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
2012年08月 | 吉林省第三届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
2013年01月 | 《中国科学化学》编委 |
2017年06月 | 吉林省化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 |
2019年01月 | 中国化学会理事 |
2021年01月 |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 |
2022年12月 |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中国 |
人物评价
安立佳研究员多年来潜心科研、拼搏进取、成绩斐然、贡献突出。多年来,他勇于承担国家科研任务,致力于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已成为中国高分子物理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