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邹冰松简介

邹冰松简介

淘名人 2024-02-12 11:17 热度:

邹冰松

邹冰松,男,1964年2月生,湖南省望城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7月,邹冰松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1987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0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0年—1992年,在瑞士国立粒子物理核物理研究所PSI做博士后。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理论室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5年—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理论室主任。2007年—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2017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副所长(主持工作)。202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冰松主要从事中高能核物理和强子物理理论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邹冰松

出生地:湖南省望城县

出生日期:1964年2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理论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4年2月,邹冰松出生。

1984年7月,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

1987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0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理论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0年—1992年,在瑞士国立粒子物理核物理研究所PSI做博士后。

1992年—1998年,受聘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在英国国立卢瑟福实验室工作。

1998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理论室工作,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5年—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理论室主任。

2007年—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理论物理研究中心主任。

2012年—2017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2004年,入选国家七部委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21年8月1日,入选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邹冰松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邹冰松对标量介子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发现和确立多个标量介子做出贡献;在反核子和J/psi物理研究中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工作,提出并主持课题组开拓了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开展核子和超子激发态研究的新项目,使中国在重子谱这一国际物质微观结构研究的最前沿领域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提出重子中的五夸克成分可能主要以某种特定的夸克有色集团的形式存在的新见解,解释了传统夸克模型遇到的一些突出的困难,预言了在4.3GeV和11GeV附近分别存在以五夸克成分为主的核子和超子激发态超重岛,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得到新近LHCb实验观测的支持。

学术论文

据2022年8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邹冰松已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百余篇。

[1] nullGuo, FK,Hanhart, C,Meissner, UG,et al. Hadronic molecules[J]. REVI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0年4月—2014年

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

2017年—2022年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委员

2018年6月—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第九届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

2020年—

中国物理学会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


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


兰州大学理论物理交流平台指导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


西班牙瓦仑西亚微粒物理研究所IFIC国际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原子核理论中心副主任


国际专业核心期刊《核物理学A》(《Nuclear Physics A》)编委


广西核物理与核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邹冰松是个目标非常明确的人。(中国科学报评)

邹老师特别勤奋。(邹冰松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吴佳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