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王世绩简介

王世绩简介

淘名人 2024-02-13 10:06 热度:

王世绩

王世绩,1932年9月28日出生于上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王世绩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1959年到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中子物理室工作;1964年回国后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工作,历任助研、副研、研究员;研究室正、副主任,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所长,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担任同济大学理学部主任。王世绩长期从事核物理和激光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世绩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32年9月28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2年9月28日,王世绩出生于上海市。

1944年,王世绩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专业学习(至1949年)。

1952年,王世绩考入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物理系。

1955年,王世绩转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

1956年7月,王世绩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之后到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

1959年11月,王世绩到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中子物理室工作(至1964年)。

1964年7月,王世绩回国后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作,历任助研、副研、研究员;研究室正、副主任,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所长,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任。

1986年,王世绩被聘任为研究员。

1999年11月,王世绩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2年4月,王世绩被聘为同济大学理学院院长。

2005年7月,王世绩担任同济大学理学部主任。

主要成就

王世绩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60年代初,王世绩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研制含镉大液体中子闪烁探测器,实现共振中子裂变参数较高精度测量。60年代中在核试验测试中,采用优化设计的气体契仑科夫探测器,实现高本低下高能g射线测量,并据此确定热核反应时间过程。80年代初,主持中国激光聚变研究实验工作,领导研制十余种诊断设备,组织多轮总体实验。80年代后期对中国X光激光研究的开拓、发展及跻身国际先进行列作了一定的工作。90年代组织领导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聚变装置的研制。1998年4月,由王世绩带领的科研组在日本Gekko XII装置上进行的类镍镱靶X光激光实验中获得了当时国际上亮度最高的短波长超强X光激光输出。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8年1月,王世绩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以及光华奖一等奖1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90年


国家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王世绩先后担任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顾问、高功率激光物理国家实验室顾问、国家高技术863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

人物评价

王世绩是著名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家,他组织领导的“神光Ⅱ”高功率激光装置是当前中国国内规模最大、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高性能高功率激光实验装置,取得多项重要的物理实验成果,对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共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