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毅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莫毅明
外文名:Ngaiming MOK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中国香港
出生日期:1956年5月
毕业院校:美国斯坦福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当选香港科学院院士 2019年当选美国数学学会会士 2022年获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陈省身奖 2022年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22年获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人物经历
1956年5月,莫毅明生于香港。
1975年,毕业于圣保罗男女中学,并获得国际教育协会(IIE)奖学金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当本科生。
1977年初,转读耶鲁大学。
1978年,获得耶鲁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80年,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其后历任哥伦比亚大学及法国巴黎大学教授。
1984年,当选艾尔弗雷德斯隆研究员(AlfredSloanFellow)。
1994年,回香港担任香港大学数学系讲座教授。
1999年起,担任香港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
2011年,就任香港大学谢仕荣卫碧坚基金教授席(数学)。
2022年11月,担任香港科学院副院长。
主要成就
莫毅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莫毅明致力于多复变函数论、复微分几何与代数几何的研究,于1988年结合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的里奇流方法与代数几何领域里关于有理曲线的理论解决了广义弗兰克尔猜想。他引进了完备凯勒流形的代数几何化,并与来自中国科学院的数学家钟家庆教授合作证明了有限体积完备凯勒流形的紧致化定理。论文于1989年在《Annals of Mathematics》发表,为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首篇有中国国内数学家为共同作者在该杂志发表的论文。
莫毅明与合作者共同发展了一套运用极小有理曲线簇(VMRT)研究费诺流形的几何理论,于1998年通过此几何理论证明了不可约紧埃尔米特对称空间在凯勒形变下的刚性定理,并于1999年与2004年解答了代数几何领域的拉萨斯菲尔德问题。
大约自2010年始,莫毅明开展其横跨代数几何、复微分几何与数论领域的研究工作。莫教授及其合作者致力发展一套关于充满直线之单直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1992年 | Mathematische Annalen编委 |
2002年-2014年 |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编委 |
2004年-2006年 | 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06)“代数几何与复几何”小组核心选委 |
2004年-2016年 | 香港数学会副主席 |
2007年-2010年 | 201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10)菲尔兹奖选委 |
2012年-2014年 | 2014年国际数学家大会(ICM 2014)“分析及其应用”小组核心选委 |
2012年-2017年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15年 | 中国科学院华罗庚数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15年-2016年 |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拉马努金奖遴选委员会委员 |
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编委 | |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编委 |
人物评价
莫毅明在多复变函数领域,特别是在凯勒几何和代数流形作出了基础性贡献。(美国数学学会评)
在数学界里,莫毅明以其在纯数学方面的宏观视角著称,并先后以综合分析、代数以及几何的一套方法解决一系列重要猜想与难题。(香港大学评)
对于很多青年科学家来说,莫毅明教授是一个楷模。他专心致志开拓数学的前沿研究和探索范畴内的未知领域。(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强教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