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夕云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陆夕云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泰州
出生日期:1963年4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63年4月,陆夕云出生于江苏泰州。
1985年,获得南京航空学院(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气动力学学士学位。
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
2001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2年,受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2004年,入选国家七部委组织实施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6年,成为教育部创新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
2009年—2019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执行院长。
2017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陆夕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陆夕云提出了物体受力的主控旋涡概念和有限域涡量矩理论,解决了如何利用近场旋涡确定物体受力的基本问题;系统研究了游动和飞行的生物运动流体力学,发现了生物高性能推进的旋涡动力学规律;建立了高速流动中旋涡剪切和流体压缩耦合作用的分析方法,发展了无密度加权的可压缩湍流大涡模拟方法;给出了旋涡流动的壁面激励控制准则,阐明了从低速到高速流动控制的有效减阻机制。
学术论著
截至2022年4月,陆夕云已在中国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2017年10月 | 第二届全国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 | 合肥 |
2018年9月 | 第十五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 | 合肥 |
2020年10月 |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 | 长沙 |
2021年10月 |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暨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 | 合肥 |
2022年8月 | 第三届长三角力学论坛 | 合肥 |
发明专利
时间(公开日) | 专利名称 | 专利类型 | 专利公开号 |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2年—2006年 |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
2005年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 |
2010年—2014年 |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2014年—2019年 |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2019年10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特邀理事 |
2021年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伟长讲座教授 |
《力学学报》主编 | |
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人物评价
“陆夕云为中国流体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评)
“陆夕云学问深厚,在科研上非常严谨。”(陆夕云的学生王文江评)
“陆夕云有着扎实的基础和勤学好问的态度,在科研上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他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光荣。”(南航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