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儒新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省建瓯市
出生日期:1969年10月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69年10月,李儒新出生于福建省建瓯市,籍贯福建建瓯。
1990年,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光电子技术专业。
1990年9月-1995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获得研究生学历。
1996年4月-1997年7月,到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universitet)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
1997年7月-1998年7月,到日本东京大学物性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1998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1998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期间曾担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光机所所长。
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4月-2019年6月,当选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
2019年3月,当选上海科技大学
社会任职
时间 | 职务 |
---|---|
2014年5月 | 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 |
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 |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 |
中科院上海分院中青年科学家联谊会副理事长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助理与课题负责人 | |
国家863计划课题负责人 | |
激光科学国际委员会委员及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 |
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 | |
2022年6月 | 入选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
2022年 | 中共二十大代表 |
2022年10月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
2022年12月 | 政协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 |
主要成就
李儒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儒新长期从事超高峰值功率激光和强场激光物理的研究,在拍瓦激光装置、激光加速高能电子和质子、阿秒X光光源和电子源、强场太赫兹辐射等方面取得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在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方面,与合作者一道解决了大口径高增益宽带激光放大器的寄生振荡抑制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建成了拍瓦激光实验装置并取得重要应用成果。在强场激光物理方面,与合作者一道在激光尾波场的级联加速和高性能高能电子束产生、基于亚周期时间尺度相干控制的强场高次谐波与阿秒光源产生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李儒新的研究成果得到中国国内外同行的重点引用与高度评价。负责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2018年《科学》杂志文章[Science 359, 382 (2018)]将SULF列举为国际上自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发明以来在激光脉冲功率提升方面取得的五个里程碑式进展之一;实现了2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
1999年 | 第四届中国科学院优秀青年 |
2001年 |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
2004年 | 上海市优秀回国人才 |
2005年 | 第十二届“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和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 |
2009年 | 中国青年科技奖 |
2017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科院院长奖学金 | |
中科院大恒光学奖学金特别奖 |
人物评价
李儒新院士一直致力于强激光科学技术领域的科研工作,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有关战略需求,取得了傲人的成绩。(陆家嘴金融网评)
李儒新在X射线相干辐射源及其应用等研究中孜孜以求,顽强拼搏,成绩斐然。作为基层科研单位的管理者,兢兢业业,在研究所和实验室的科研创新平台与能力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