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李家明简介

李家明简介

淘名人 2024-02-13 22:46 热度:

李家明

李家明,1945年11月6日出生于云南昆明,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测控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家明于1968年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1974年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75年至1976年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天文系研究助理;1977年至1978年担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激光能量研究所高级研究助理;1979年至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7年调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担任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2003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2017年担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家明主要从事原子分子物理领域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李家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云南昆明

出生日期:1945年11月6日

毕业院校:美国芝加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原籍:江西临川

人物经历

1945年11月6日,李家明出生于云南昆明,原籍江西临川。

1968年,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获得工程学士学位。

1974年,从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助理(ResearchAssociate)。

1975年—1976年,担任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天文系研究助理(ResearchAssociate)。

1977年—1978年,担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激光能量研究所高级研究助理(SeniorResearchAssociate)。

1979年—198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7年,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3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教授。

2017年1月,担任北京大学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李家明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家明研究发展了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应用量子电动力学于高能原子过程,阐明了电子轫致辐射过程和辐射复合过程的内在关系建立相对论性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为分析高离化度、高Z原子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建立了理论基础建立了非相对论性多重散射的分子自洽场理论计算方法,并阐明分子里德伯态电子结构同时建立了原子超越自洽场的多通道理论计算方法,以阐明电子关联效应。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奖励名称

1990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2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98年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预研基金二等奖

李家明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李家明认为:要保持对自然界的兴趣,这对科学工作者是最重要的。科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要有毅力去弄清楚,弄明白,而且是全面的。不能只是局部的、或者像鸵鸟一样的。不论什么行当,只要本着它自身的道德伦理去做,就不会出现学术道德问题。没有搞清楚就是没有搞清楚。现在这个社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8年3月—201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3年3月—201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物理学科评议组委员


国家人事部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科评议组委员


中国物理学会理事、物理学会名词委员会委员、物理学会原子分子专业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攀登项目专家组成员


国家863—416项目专题专家组成员


国家863—804项目专题专家组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李家明为中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计划的“精密物理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

李家明在原子分子理论方面作出了贡献。(北京大学电子学系评)

李家明在发展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抚州市政协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