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尚平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郭尚平
国籍:中国
出生地:四川荣县
出生日期:1930年3月17日
毕业院校:莫斯科石油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籍贯:四川隆昌
人物经历
1930年3月17日,郭尚平出生于四川荣县。
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1957年,先后在莫斯科石油学院研究生院、苏联全苏油田开发研究所留学,毕业后获得副博士学位。
1957年,任石油部石油研究院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大连石油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0年,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渗流力学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1971年,任长庆油田研究院副院长。
1974年,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所科技处长。
1977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渗流力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室主任。
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党组成员。
1987年起,历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郭尚平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郭尚平提出“微观渗流”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使渗流和油藏工程研究深入到多孔介质的孔隙裂隙层次让渗流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渗透,提出“生物渗流”思想和理论。提出压裂采油中的渗流理论及集群(整体)压裂概念和效果等。中国最早按正规设计开发的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设计人之一,石油工业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渗流研究计算组负责人。
1960年,郭尚平在兰州筹建创办了中国科学院渗流研究室。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何梁何利基金官网显示,郭尚平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代表论著有《发表专著论文五十余篇》《生物孔隙介质流动稳定性及弹性研究》《高含水期改善注水和强化采油提高采收率问题》《微观模拟和测试技术及其应用》等。
发明专利
时间 |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
2002年1月23日 | 微观渗流仿真模型的制作方法 | CN1332368A |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
1963年 | 第一次全国流体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57年2月—1982年5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
1982年5月—1986年7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
1986年7月—1990年8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1990年8月—1994年8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 |
2002年11月—2006年11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
2004年 | 长江大学兼职教授 |
2006年11月—2010年11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
2010年11月—2014年11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
2014年11月—2019年10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
2019年10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组成员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组成员 |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力学学科组成员 | |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石油地质专业组成员 | |
中国石油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 |
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科学院数学力学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郭尚平的父亲郭运南是当地一名中医,家里人口众多,收入少,经济拮据。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祖国,少年郭尚平在心中立下志愿,要学好理工,加强国防,工业报国。
婚姻家庭
郭尚平的妻子是罗广芳,两人育有两女一子,郭小芳(长女)、郭漫(次女)、郭雪(子)。
人物评价
“郭尚平在渗流力学和生物力学方面作出创新性、系统性成就,在发展学科和面向经济建设方面和为中国油田开发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科学家博物馆评)
“郭尚平在油田开发、渗流力学和生物力学方面做出了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
“郭尚平的学术视野较广,他的理论在世界上是突出的。”(中国科学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