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殷瑞钰简介

殷瑞钰简介

淘名人 2024-02-14 13:59 热度:

殷瑞钰

殷瑞钰,1935年7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钢铁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3年进入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学习;1957年本科毕业后进入唐山钢铁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副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83年担任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党组书记;1988年担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同年担任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1989年在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担任兼职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担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1995年出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0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同年出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2001年出任钢铁研究总院名誉院长;2014年发布《殷瑞钰院士文选》;2016年获得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殷瑞钰长期在钢铁冶金领域的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并主持科技和发展战略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殷瑞钰

外文名:Yin Ruiy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35年07月28日

毕业院校:北京钢铁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3年10月,殷瑞钰进入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学习。

1957年9月,北京钢铁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先后担任副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57年09月至1983年05月)。

1978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5月,出任河北省冶金厅厅长、党组书记(至1988年05月)。

1988年5月,担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至1998年03月)。

1989年1月,在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任教,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1994年1月至2000年1月)。

1995年5月,担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至2001年03月)。

2000年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同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

2001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殷瑞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殷瑞钰长期在特大型企业、产业部门和科研单位从事科技与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战略、财务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有着长期的实践经验,并进行了理论研究,发表文章于诸多刊物上;对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性研究。尤其在钢铁工业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钢铁工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经济-技术的评估。提出了钢厂生产流程的解析与集成,钢厂模式及结构优化的技术思路和理论分析。对钢厂设计、建设、技术改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致力于连续铸钢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开发,使我国钢铁工业连铸比从不足15%,全连铸的炼钢厂国内只有一家起步,经过殷瑞钰等的提倡、推动和锲而不舍的努力开发,使中国钢铁工业的连铸技术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2000年已达82%,全国连铸坯产量达1.04亿吨。这项技术进步对中国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20世纪90年代,殷瑞钰对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战略选择和有序推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1988年01月至2006年01月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第五、六、七届)


2003年-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2014年12月-

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届)

2015年-

华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双聘院士


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2020年10月19日

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殷瑞钰是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先驱开拓者之一,对发展中国连铸技术,提出钢铁生产流程解析-集成,钢铁制造流程多维物流管制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对中国钢铁工业科技进步、结构优化等冶金工业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殷瑞钰是冶金流程工程学的创立者,从工程科学的层面上提出钢铁制造流程的整体优化概念和理论,引起钢铁界的重视,大力推进连铸技术等六项关键-共性技术的集成优化;基于对钢铁制造流程的本质和整体结构优化的研究,提出钢厂应具有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弃物消纳处理资源化三项功能,在新一代钢铁基地建设方案的技术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冶金科技终身成就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