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众托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众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28年8月20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籍贯:湖南省平江县
人物经历
1928年8月20日,王众托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湖南省平江县。
1947年9月—1951年8月,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1年9月—1954年8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助教。
1954年9月—1978年6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自动控制教研室)主任、讲师。
1978年7月—1980年6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室)主任、副教授。
1980年7月—1985年6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
1985年7月—1989年8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所长、教授。
1986年7月—1988年6月,担任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研究员。
1989年9月—2000年8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2000年9月,担任大连理工大学(知识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主要成就
王众托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20世纪50年代,王众托从事自动化专业的创建和理论的引进,工业自动化应用的试点工作,开发中国第一台石油管卷管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及中国第一台电渣重溶的交流控制系统,在中国自动化研究与教育领域做过大量开拓工作。
20世纪60年代,王众托从事系统工程领域理论与应用研究。
20世纪60年代末,大连起重机厂自主研发加工石油管的卷管机以满足建立输油管道的急需,王众托参加了它的自动控制系统研制。为了克服双机同步的困难,提出了一个简化方案,试车一次成功,同时,也开始面向工人普及在当时还是先进技术的电力电子学知识。
20世纪70年代,王众托和同事为大连市研制出小型通用计算机,王众托主张系统工程研究必须密切联系中国经济建设实际,并身体力行,参加实际研究课题,先后完成了能源系统分析、炼油企业生产计划与调度系统分析、县区综合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元决策理论与应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网络计划技术的新方
社会任职
王众托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80年10月—1995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1、2、3届成员(1981年10月—1994年10月),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名誉理事,辽宁省政协常委委员(1988年1月—1991年1月),国际知识与系统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KnowledgeandSys)副理事长,《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核心期刊编委。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王众托的父亲是铁路工程师,早年在吉林省修筑铁路,“九一八”事变以后,由于不愿为帝国主义服务,被遣送回关内,养病和待业两年后,到西北从事铁路的养路和新建工程。王众托的母亲是中国国内最早的一批学习化工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在北京一家日用化学厂从事化妆品的开发,由于产品无法和倾销的洋货(特别是日货)竞争,工厂倒闭而她也就只好回家操持家务。
人物评价
他(王众托)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曾开发出中国第一台石油管卷管机的自动控制系统以及中国第一台电渣重溶的交流控制系统;他是一位踏实肯干的工程师,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自动化专业建设与自动控制理论及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引进与研究工作起,他已成为中国系统工程学科研究与学位制度创建人之一;他同时也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喜欢音乐、喜欢体育。(中南大学评)
“我跟着他(王众托)三十七八年了,没见他发过火。不管对年轻的后辈还是稍年长些的学生,都循循善诱。”(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知识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党延忠评)
“我一直希望能以王老师(王众托)为榜样,以启发的形式引导学生,做到谦逊、谨慎,待人和善,怀抱仁爱之心。”(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夏昊翔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