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栾恩杰简介

栾恩杰简介

淘名人 2024-02-14 18:32 热度:

栾恩杰

栾恩杰,1940年10月25日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导弹控制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国防科工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栾恩杰于1960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毕业;1965年获得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硕士学位;1970年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航天四院、一院17所技术员、工程师;1978年担任航天一院、二院17所副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二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1988年担任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研究员;1993年担任航天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国家航天局副局长;1998年担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2003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08年担任国家国防科工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直接参加或主持了中国多个航天运载器型号和航天工程研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栾恩杰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940年10月25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航天系统工程运行》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吉林省白城市

籍贯:辽宁省沈阳市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40年10月25日,栾恩杰出生于吉林省白城市,原籍辽宁省沈阳市。

1960年,从齐齐哈尔铁路第一中学(现齐齐哈尔中学)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

1960年—1965年,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从电机系转到控制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5年—1968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自动控制专业毕业的栾恩杰,被分配到内蒙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所,担任技术员。

1970年—197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工程组组长。

1978年—1982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十七所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1984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十七所副所长、所长。

1984年—198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副院长。

1988年—1993年,担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栾恩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栾恩杰参与组织、主持首型潜地战略导弹和首型陆基机动中程战略导弹研制,提出陆基机动中程战略导弹型谱化、系列化发展思路,适应了发展需求。参与组织、主持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提出深空探测“探、登、驻(住)”和“绕、落、回”的技术发展路线,开辟了深空探测新领域。在航天型号和工程研制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长期工程实践中,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系统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并取得显著效果。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栾恩杰先后主编出版了《国防科技名词大典》,撰写出版学术专著《航天系统工程运行》,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与科学报告。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2.01

《国防科技名词大典 船舶》

栾恩杰总主编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2.01

《国防科技名词大典 兵器》

栾恩杰总主编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2.01

《国防科技名词大典 电子》

栾恩杰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7年—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2年—199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7年—200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2001年6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副主席

2003年—2008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6年6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副主席

2008年—2013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0年6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合约教授、航天学院名誉院长

2011年5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荣誉委员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1969年,栾恩杰与妻子王胜萍结婚。唐山大地震发生时,妻子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去桂林父母家暂避。儿子曦曦一岁时发高烧,妻子抱着孩子去医院打针,由于连续过量注射庆大霉素等降烧药,导致孩子听力失聪,造成了终身残疾。

人物评价

栾恩杰为中国武器装备和航天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栾恩杰是中国深空探测工程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还是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是工程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为人正直,作风严谨务实,善于团结同志、带领队伍,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工程实践,为航天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优秀管理人才。(何梁何利基金评)

人物影响

栾恩杰星

2015年2月10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国际永久编号第102536号小行星命名为“栾恩杰星”。